为了探寻乡村振兴之路,远景队员结合群众需求,开展调研活动。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五村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扶贫旅游业,通过产业发展巩固了脱贫成果。7月15日,远景学院实践团队踏上了前沟之路,探寻五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是关键:产业兴百业兴
处处是风景,徐徐入画来。一条小道环山而绕,石块架起的河道小桥少了溪流潺潺的灵动,但每跨一步都要跳跃着。再顺着铺满石阶的山路,一路爬一路看,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爬上山路就是村子,村里的房子不是整齐划一的排列,而是阶梯式的农村土屋窑洞,爬坡走阶上了村顶,看到的是别样的风情,水瓮、瓦钵在这里都成了一道装饰院落的风景。近年来,在张国田书记与五村人民的奋斗下,五村依托自身资源特色和文化底蕴,把发展乡村游产业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前沟之恋”通过积极打造乡村游+休闲农业 ,不断优化农业结构 。五村农业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游+休闲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更可以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创新是出路:“旅游+”开创一番新天地
在“前沟之恋”,实践团队在张国田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那里的民宿以及新改造的一脚泥巴图书馆,掉漆的桌面,桌上的煤油灯,黑色大相框,18英寸黑白电视,脱皮的泥墙,被熏的黝黑的灶台,灶边的水瓮,墙角的老鼠洞……复古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切无不在告诉实践团队的成员,这个小屋子里曾经充满人间烟火气。顺着木制楼梯上二楼。灰色木地板,几幅一米见长,半米见宽的水彩,点缀的小屋格外雅静,有情调。几处小矮炕桌,桌前放一草垫,正面一张古老的条形书桌,桌上摆着老旧的书,小插瓶里插着杏花枝,花苞干瘪了,枝条也干了。“明朝深巷卖杏花”的诗情画意溢满小楼。队员们积极帮忙打扫卫生,体验着这里浓郁的书香与创新旅游业带来的果实。图书馆的展厅,精致的落地玻璃门,宽大气派。乳白色的大长桌,颜色明快的椅子,一层层石头垒起来的墙壁与漂亮的玻璃门巧妙连接,时尚与复古撞个满怀,创新的大胆显然易见,更加让队员体会到五村旅游业“PIP”的特色。

劳动是根本:党建引领与辛勤结合才是硬道理
张国田书记在带领队员们参观完“前沟之恋”后,队员们看着山上的山楂树主动为山楂树浇水,这一棵棵的山楂树见证着五村的发展,见证着实践团队的成长与收获。张国田书记与队员们交流中提到“劳动才是根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向前才能做到真正的乡村振兴!”

多年来,五村以“前沟之恋”为载体,大兴乡村建设,以点促线、以线带面,闯出一条加快乡村建设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这次“前沟之恋”的调研更加让队员们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力量,让队员们体验到劳动的真谛。我们相信在“十四五”期间,五村将持续抓好“前沟之恋”这一规划,深入推进“乡建扶贫”工作,让美丽乡村建设惠及全村,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