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辅导员说完满】保护隐私安全 维护合法权益——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隐私权益知识宣讲

发布时间:2021-10-15阅读数:

为提高学生们的隐私防范意识,减少上当受骗现象的情况,并使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新生辅导员王露宁老师于10月13日19:00在腾讯会议,采用线上的方式为2021级新生开展“保护隐私安全,维护合法权益”主题宣讲,此次宣讲围绕安全教育,以电信诈骗、隐私保护、防寒保暖、以及物品保管防丢失四个方面展开。

【辅导员说完满】保护隐私安全 维护合法权益——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隐私权益知识宣讲

在电信诈骗方面,王老师以电话类诈骗,短信类诈骗,网络类诈骗为例,详细解说了各种可能存在的数据隐患。并提醒学生们如遇到复制手机卡诈骗,低价购物,虚假婚恋网站诈骗等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置,坚持不轻信不明讯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打开网站地址,不轻易汇款转账的“四不”原则,并在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之后再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案。不盲目接听陌生电话,不给陌生短信进行回复,以免遭受钓鱼陷阱。

【辅导员说完满】保护隐私安全 维护合法权益——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隐私权益知识宣讲

在隐私保护方面,王老师着重强调不要因为好奇心而去扫酒店,车上,路边或来历不明的卡片等地方的二维码,避免陷入不法之人的网络陷阱。非正规渠道的网购二维码,朋友圈国外代购的二维码,带二维码的缴费通知书等都需要注意。在碰到街边关注网站,下载软件,填写信息“零元领礼物”的时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为了几块钱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全部泄露。在连接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时,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到受害者的手机里,进而植入病毒或盗取信息,盗刷钱财和获取通讯录好友。因此要核实清楚再连接登录。

【辅导员说完满】保护隐私安全 维护合法权益——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隐私权益知识宣讲

对外小心信息的泄露,对“内”也同样如此。在手机大数据的监听下,我们不难发现手机越来越了解自己。一旦造成信息泄露,导致的结果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保持一颗防患于未然的心,加强隐私安全意识,了解维护权益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此次王老师的宣讲,相信大家对一些经典的诈骗案例以及信息窃取方法能够有所了解,进而加大防范,减少上当受骗现象的发生。

(作者: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