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学的时候学过历史,但对于党史也只能算是大致了解,许多细节是无法通过书本去领会的,如今在剧本中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这场‘红色剧本杀’真的没白玩。”这是学生党员在剧本杀游戏结束后说的话。
跨越时空演绎,感悟峥嵘岁月。近日,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红色剧本杀”热潮,聚焦青年感兴趣的、当下流行的“剧本杀”游戏,通过沉浸式戏剧体验和跨时空对话的形式,开启了弘扬红色文化新模式。11月26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头脑风暴’解疑云,亘古历史今仍传”——红色剧本杀主题活动,诚邀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沉浸式地领悟革命精神,感受大无畏的爱国情怀。话不多说,咱们立马组局!

在这里 你可以扮演……
剧本是剧本杀的灵魂,好的红色剧本杀作品不仅有娱乐功能,同时具有教育价值。本次活动在太古科幻学院开展,选用剧本《孤城》作为活动载体,《孤城》涵盖党派的选择、接头、站队等内容,利用实物道具的交接与截获,使整个过程更加真实和激烈,让斗争与感情紧密连接在一起。剧本角色中有的是军阀,有的是土匪,有的是平民百姓,在革命的激流浪潮下,兄弟可能联手抗日,夫妻可能反目成仇,是敌是友让剧情扑朔迷离。确定角色,翻开剧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面对困难和考验,会作何选择?深度融入,寓教于乐。通过沉浸式剧本体验,与革命先辈进行一场具有历史感的“隔空对话”,学习历史书中学不到的革命细节,体味黑白照片中看不出的动人往事。

在这里 你可以学习……
壮士以身许国,英雄浩气长存。“红色剧本杀”的兴起,为学习注入了“年轻态”的新鲜活力,解锁了红色学习教育新模式。《孤城》剧本让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能够“穿越”回那个年代,成为我们仰慕的“他”,直面“他”所面对的困难和考验。学生党员在本次剧本杀活动中,通过身临其境的人物感受、话语对白和情景再现,感受先驱的初心使命,唤起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7名学生党员通过“角色扮演”穿越到1931年前玉门关外的边陲小镇,为他们坚守的信仰矢志不渝的奋斗着,共同回溯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每个人畅所欲言,氛围紧张激烈,在玩家“夜神”和“陈怀安”的积极带动下,大家渐入佳境,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战争的残酷、抉择的艰难与胜利的不易,开启一场紧张的“头脑风暴”。在3个小时的游戏体验中,每位参与者通过剧本阅读、讲述辩论、剧情演绎、沉浸思考等环节,亲身经历先辈们保家卫国的英勇历史。

在这里 你可以感悟……
愿为萤火,照亮星河。当我们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回看那段历史的时候,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大义凛然的高喊着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口号。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党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满腔。在这场沉浸式体验中,每位学生党员都有不同的身份角色,仿佛穿越历史之门,切身体会那段激荡历史背后的革命热情。
本次活动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尝试、新突破。选用时下最新潮的红色“剧本杀”为载体,搭建沉浸式学习教育平台,将红色资源“用好用活”。红色教育配上剧本杀,“旧貌”换“新颜”,以沉浸式体验做媒介,让青年学生亲身参与历史、全心融入历史,见证先辈们所背负的、所选择的、所付出的,使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年轻人之中真正传承与发扬下去,将历史教育与潮流文化巧妙碰撞,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更“走新”!
作为本次游戏的组织方,在活动内容方面理应探索新方向、引领新路径。本次活动通过组织覆盖、活动凝聚等方式,持续加强沉浸式教育对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传递力度。第一次举办相关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游戏中的红色元素可以更丰富、更逼真。如何在满足趣味性、提升体验度的同时,融入更多红色元素,是我们在接下来举办活动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组织者 付凯欣
我们这次演绎的剧本名为《孤城》,我在其间扮演的是一个被绑架的女孩,在游戏中跟随着剧情,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选择自己的人生。女孩在两个角色之间做出选择,也反映出当时平民百姓在两党之间做出选择,并为此奋斗一生。这次剧本杀最令我震撼的是,同样身为中国人,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不分彼此,共同合作,抵御外敌,这样才能有争取独立和平的机会!国共合作破裂后,内战也随之爆发,而我作为平民百姓的代表,也被深深吸引,相信中国能带领人民走向胜利、走向团结、走向和平!
——参加者 杨朦
有幸观摩了本次红色剧本杀活动,此次活动让我很惊奇地是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可以把现场的每个人自然地融入到剧本的情境中,仿佛置身其中,变成那波诡云谲的时代中的一份子,肩负起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使命。剧本中的人物情感丰富细腻,情节设计严谨流畅,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衷感受到党是一个极具韧性且伟大的时代先锋,带领着我们熬过了悲惨岁月,奔赴到如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