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完满班级】《活着》观影活动——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字2001班完满班级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10阅读数: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且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属于自己的答案。同样现代著名作家余华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他在写完文学经典《活着》后有这样的感悟“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为了让同学们不能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为了同学们感悟更深层次的思考,数字2001班在12月8日下午四点于2教106教室开展了以“《活着》观影活动”为主题的完满班级活动。

【完满班级】《活着》观影活动——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字2001班完满班级活动

《活着》这一电影是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领衔主演的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电影主要讲述了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世,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让春生到屋里坐。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好好的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最后,福贵说馒头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会越来越好。

如果读过小说原著的话,一定深有感触,电影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反而没有原著那样将福贵一家悲惨的命运直戳人心,更多的是有一个相对团圆的美好结局。

【完满班级】《活着》观影活动——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字2001班完满班级活动

总之,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阐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其实,“活着”一词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攻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就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道:“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承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完满班级】《活着》观影活动——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字2001班完满班级活动

活动组织者最后引用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一段话,来鼓励同学们生活是自己的,不属于任何人的眼光,我们只需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听从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来生活、来做人。“我不在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我们以前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相关。”

(作者:刘金超 摄影:刘金超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