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诈骗预防教育工作是预防诈骗工作的基础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预防诈骗的意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诈骗预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辅导员孙慧敏老师于12月9日18:00在线上举办了“紧绷防范之显弦,远离诈骗之害”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认清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进一步增强防骗意识,从而在根本上杜绝电信诈骗。

首先辅导员孙老师宣布此次的活动主题为“紧绷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老师说:电信诈骗就在我们身边,诈骗形式五花八门,陌生人、陌生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当以上情况出现时,我们要警惕已经被骗子盯上了,而大学生这个群体被诈骗的几率是十分高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十分谨慎,提高自己对危险的辨别能力,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针对在校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辅导员孙老师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痛。并针对贷款、兼职刷单、冒充客服退款理赔、冒充公检法等十余类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展开防诈骗知识讲解,告知全体学子遇到诈骗之时、之后的正确处置方法。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会时刻警惕电信诈骗,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诈骗套路多,深不可测,当发现自己被骗后不要相信网络上的解决办法,小心再被骗一次,要及时拨打110保留好与骗子的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可以通过“腾讯110、支付宝反诈侦探”在APP内举报;可及时登录骗子银行卡网上银行,登录时输入目标账号(骗子的账号),密码连续输错5次,该账号网银将被锁定24小时。

随后辅导员强调,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具有作案手法种类多、更新快等特点,针对此类现象,广大同学要牢记“七个一律”、“七个凡是”、“八种情形”,多听多看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了解到许多电信诈骗的骗术,学习到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实用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很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