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说:“我不想谋生,我要生活。我没有文化,但我懒得去学。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现有谁愿意替我上学,做一只废物好快乐好舒服!”内耗说:“内卷的感觉真好,就要在他们没注意到我的时候,卷死他们。”频频出现的网络热词,使得大学生争相模仿,以至影响了不少同学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缓解“狂迷网络词”这一问题,4月22日,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任凯悦老师于线上开展以“拒绝摆烂,停止内耗”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升自己。

摆烂,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任老师感慨道:“如今的青年人,总把‘摆烂’当作托词。上班恨同事,下班恨房东,上学恨老师,上网恨网友,抱怨着各种不公。‘摆烂’虽然失意感伤,但并不是大家回避现实的理由。要知道,我们生来平平淡淡,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倾城容貌,但是我们可以饱读诗书,努力绽放这平凡的一生。在荆棘中成长,在暗夜中寻光,淌过这不服输的岁月。”任老师在温柔细语中激励着同学向好的方面发展。
拒绝“摆烂”后,任老师接着从‘什么是内耗、为什么会内耗、如何反内耗’三方面对“内耗”进行了分析。内耗就是人们因为某一件事反复纠结而出现的一种心理资源的消耗,其产生内耗机理是恐惧以及情感脑与理智脑的冲突。内耗型人格会因为恐惧,刻意地隐藏真实的自己,并且不断地尝试说服自己戴上“人格面具”。那如何摘掉“人格面具”呢?任老师为你解惑。首先,要觉察自己的状态不要被情绪控制。在被控制时先停下来,仔细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其次,遇到从未接触过的情境,就想办法去咨询别人,多获取一点信息;最后,考虑好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让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并想好退路。

任老师总结到:“要突破这些现象,同学们就要苦练扎实本领,夯实知识。别焦虑和别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重要的是,当你选择了你想要的方式,只需做一件事,坚定下去别胡思乱想。当你平静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生活自然把该给你的东西,一样不落的都给你。”丢弃“摆烂”、“内耗”思想,燃起个人精神斗志,破除情绪壁垒,躬耕不辍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