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体验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意义,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6月6日15:00,食品与环境学院动医1901班举办了“迎端午、缅屈原、弘传统”为主题的完满班级活动。让同学们在体会传统节日快乐的同时,进一步增进沟通交流,提升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活动开始,我们观看了《必过端午节的一百个理由》,这个小短片以诙谐的基调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个人伟大事迹等等。借着短片塑造的氛围,我们开始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竞答活动,大家在轻松的互动问答中了解了端午的由来,知道了节日中吃粽子、赛龙舟、做香囊的习俗,详细了解了端午节的“粽子文化”。之后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端午节风俗,王彤也给同学们补充了许多知识,有端午节的别名、端午节的风俗、各地粽子的馅料……同学们听得非常入迷,也乐在其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起聊端午习俗,共同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恋,屈原虽然在岁月河流中漂走了,但是《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都写在了中华灿烂的史册上。屈原处在人生逆境中,却时刻怀着爱国情怀,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张鑫和刘五龙同学还选取了《离骚》、《九歌》中的片段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屈原爱国爱家、忠诚担当的家国情怀。

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人传递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节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端午节被赋予了更多精神内涵。传承、创新、包容、开放、自信,从传统节日中汲取丰富的文化甘泉,滋养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溯寻中国文化源头的过程中,找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本次的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用心的体会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感受了节日的意义,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