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时光的河入海流,大家终将分头走。目送这大四学子踏出校门,向不同的方向走去。不必感叹,因为19级的大家,也已站在了路口,向着不同的方向迈着脚步。
“就业,考公,考研”。为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选择方向,加强学生的动力。6月10日17:00,辅导员任青老师在腾讯会议同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开展了辅导员说完满主题活动。

第一点,任青老师介绍毕业选择就业的形式和准备,年轻人就业面临复杂形势,疫情冲击经济和年轻人择业观念转变不够、职业技能不匹配等都有较大关系。一流名牌大学毕业生一直“不愁嫁”,但普通高校特别是二、三类院校的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相对没那么强,也缺乏某一方面的突出技能,如果不愿放低对行业、雇主、待遇等方面的要求,就容易“眼高手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从招聘机构数据看,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求稳心态更明显,扎堆去大企业、国企,更增加了岗位匹配的难度。面对就业压力增长,毕业生也有焦虑,然而部分人并没有改变实际选择时的要求,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在增长。所以,选择就业这一方向大家要提前做准备,锻炼好自身技能,就业的时候切忌眼高手低。
第二点,考研的准备: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考研也算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情了,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认真踏实复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成绩,心态是考研的一个重要因素,心态不好,会影响很多事情。其次,做考前的调研,比如自己对哪些大学比较感兴趣,哪些专业比较感兴趣等等,都是需要做一些调研工作的,不要太盲目。最后,罗列自己的考研复习计划,有些人在大三就开始准备考研的事情了,对于英语和数学等基础课程就开始认真的去做了,所以要准备考研也需要做好这一点。
第三点,公务员是一个长期战线。首先,考公的同学需要制订备考的长远计划,要认真地去研究分析公务员考试的要求,包括考试的科目、考试的内容及考试的评分标准这几个方面从而制订一个长远的规划,给自己制定奋斗的目标三四年下来使自己在知识内涵、行为举止方面都合乎公务员的标准与规范。其次,从决定备考的那天起就要进行笔试的知识储备,公考中所出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国家与各省的权威性报纸或重要的网站,因此建议考生订一到两份报纸,通过阅读时政要闻来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民生。

最后,考研是提高人生高度的另一个跳板,就业是所有学习教育的终点,三年或者四年的大学学习最终结果就是考上满意的读研学校或找个好工作,有一个好的职业平台,发挥所学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总之,考研与就业到最后不过是殊途同归,关键在于要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着眼于自身长远的发展,而非一时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