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必会经历过无数次考试。或是升学考试,或是入职考试。这些考试我们逃不掉也躲不开,那么考试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早的考试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1910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考试”条说:“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据公元前1115年的记载),以及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的定期考核(据公元前2200年的记载)。”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尚书》中有“试可乃已”、“试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等记载,《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有关科举的论著而来,而这些论著的说法又是根据《尚书》的记载而来。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考试是怎么来的了,现在一起看看在历史悠久的考试有什么意义吧。私以为,考试一直是选拔人才的最简便的手段,每一个岗位所需的人才类型都不同,而如果想最快的筛选出适合的人才,那么通过问与答的形式绝对是最权威的,但如果一个人一个人问的话时间拖沓,效率过低,成本与收获也很难成正比。为此,面向群众的大型考试就出现了,在这种考试中,所有人都在一起,考同一样的卷子(问题),并对其作出回答。这样便可以根据分数很快的就能分辨出这一群人中哪个是最心仪的被录取人。

但在这种大群人共同考试的情况下,必定会有漏洞出现。而有些心术不正者,便利用这其中的漏洞,进行作弊操作。作弊是一种对考试公平的破坏行为,是对认真考试的考生的不尊重;是对组织考试的发起者的挑战。同时,考试也是检查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一种途径,作弊只能让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所以为让考试能公平公正的进行,也为了各位同学能认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希望广大考生能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在考试前认真复习,考试中认真答题,考试后不骄不馁。争取考出令自己的自信、父母骄傲、老师赞赏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