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屈原的爱国精神、人格魅力、思想精髓和优美诗章被千古传颂。为让同学们对端午的认知不仅局限于吃粽子、赛龙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2102班于6月27日10:00在腾讯会议线上举办“传承端午文化,弘扬国家情怀”完满活动。

活动伊始,班长王宇同学以端午的由来为开头,开展了本次活动;五千年文明,群星璀璨。被遍及全球的中华儿女,用庄重节日来沉重祭奠和深切缅怀的,屈原是绝无仅有的。读懂了屈原,就读懂了中国文明史;读懂了屈原,就读懂了中国文化人的家国情怀;读懂了屈原,就读懂了中国人的逐梦情结。屈原是一座丰碑,巍然耸立在文化历史深处;屈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汩汩滔滔,一路奔腾,汇川成海,生生不息。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数千年的演进中,许多节日都固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习俗和节日风尚。“但祈蒲酒话升平”,挂艾草蓄蒲、煮艾水擦身、饮堆黄酒,寄托着祛病除灾、迎祥纳福、平安康健的美好生活愿望:“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赛龙舟、包粽子,不仅是充满仪式感、具有娱乐性的节日礼仪,更表达着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和对心忧民生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的称颂。从某种意义上,正是通过特定的习俗和仪式,节日所蕴含的生活智慧和所推崇的理念价值得以磨续绵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一生,不管是在家国大事上,还是在文学探究上,始终在不断地求索。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给后世作出了示范。纪念屈原,既是纪念其在精神上的巨大贡献,更是在纪念其一生对于国家的执着与爱国的求索,这是古代的屈原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启示。我们须以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将爱国之志变为报国之行不负韶华。爱国,是最崇高的理想。我们当为国家之崛起而努力奋斗,踏石有印,抓铁有痕,勇于担当,不惧艰险,奋勇前行。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传统节日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透射着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与自然的关系、对生活的态度,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愿景和价值追求。正因此,传统节日也是连接古今的纽带,让我们在品味传统节日意蕴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历史、超越时代的价值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