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三下乡】特色课堂:太谷非遗“形意拳”走进石楼山区

发布时间:2022-07-14阅读数:

恰逢今年三下乡,百年同行·红韵石楼实践团来到石楼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对3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七彩课堂,课程内容包含思想引领、社团活动、艺术创作、体育赋能、非遗文化、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为期7天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与留守儿童共同度过了美好的暑期生活。

7月13日,龙山水岸社区格外热闹,实践团队员刘振宇正在教授孩子们中国四大名拳、三大内家拳之一的形意拳,从形意拳基本功三体式开始,一步一步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形意拳的动作招式。“嘿”“哈”,孩子们随着老师的口令,一令一动,从三体式、并步崩拳、炮拳等招式认真学习起来,不由自主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喊声。

“形意拳是我来到大学的第一门体育课程,我觉得它非常有意思,形意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通过本次七彩假期行动将形意拳教给这里的孩子们,激发他们的能力,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下乡】特色课堂:太谷非遗“形意拳”走进石楼山区

【三下乡】特色课堂:太谷非遗“形意拳”走进石楼山区

“形意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意拳以其发力独特,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民众青睐。要想发扬光大,就需要从少儿开始普及、发展,让形意拳在心中生根、发芽以武育人,以武激智。”太谷区车氏形意拳第五代传人、三下乡实践团指导教师郝艺轩老师说到。

【三下乡】特色课堂:太谷非遗“形意拳”走进石楼山区

【三下乡】特色课堂:太谷非遗“形意拳”走进石楼山区

据了解,太谷是形意拳的发祥地,形意拳2007年列入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形意拳走进学校课堂,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逢双休日,无论哪个学院、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能看到练习形意拳的“刀光剑影”。不会形意拳、没有真功夫就“不能毕业”已成为1.7万在校学生的个人真实写照。

(作者:百年同行·红韵石楼实践团 编辑:zhuo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