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当志远,青春需奋斗。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晋中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组建“信工学子百村行”乡村振兴实践团,以“青春献礼二十大,乡村振兴携手行”为主题,于7月5日-7月11日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红色革命教育、农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健康、街舞文化等活动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实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赓续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振兴
7月5日,实践团成员陆续到达太谷区,为保证实践团成员人身安全,带队老师亲自接站,并护送团队成员到达学院服务基地。7月5日下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在晋中信息学院服务基地美宝南山养生源会议室举行,院长武海鹏老师、辅导员秦玮老师以及实践团的各位成员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始,武海鹏老师表示,在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青年学生既要深入学习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走进乡村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赓续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同时,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帮助同学们锻炼社会学习能力,希望大家能做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最后,希望团队中的各位同学能够在本次活动中收获友谊。
随后秦玮老师为介绍了活动安排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对各位成员们进行了简要的技能培训。
会议最后,两位带队老师预祝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并期望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克服困难,从容面对一切挑战,最终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缅怀先烈事迹 寻红迹知党恩
7月6日上午,团队成员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奔赴马定夫烈士纪念馆探访爱民先锋马定夫的英雄足迹,聆听革命故事,接受党性教育。
在马定夫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带领大家走进太谷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革命事迹,瞻仰了为革命牺牲的英雄烈士,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太行山精神,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不畏牺牲、勇于奉献,领导太谷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历史,深刻领悟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坚守的初心和担负的使命。

践行入党誓词,是学习党史最好的见证。每一次重温,都是精神的淬炼,秦玮老师带领全体成员向党旗庄严宣誓。这八十字的铮铮誓词,让每一位党员同志再一次接受心灵洗礼,把初心融入于灵魂深处,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使命担在肩上,自我革命,不断提升。
7月6日下午,团队成员跟随老师来到祁县国防教育基地:北岗头烈士陵园。祁县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家一同瞻仰烈士墓碑,向为解放祁县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三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7月7日,团队成员先后到杨致让、曹尚志、卢效廉三位抗美援朝革命老人家进行慰问学习。团队成员们紧紧簇拥着老人,围坐在一起,聆听老革命倾心讲述红色故事,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探访过程中,三位革命老人的精气神深深感动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阅历,塑造了最好的榜样。革命精神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民族精神,岁月带走了他们笔直的脊背,却无法带走他们坚挺的民族信仰和祖国必胜的雄心壮志。他们身上的民族气节,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我们也将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携手共筑中国梦!

置身阡陌之间 巡礼农耕文化
为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内容,增强团队成员对农业耕种知识的了解,团队成员于7月8日前往美宝山庄开展实地调研学习。
团队成员上午带着满心的期待,到达了美宝山庄,跟随园内的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了动物园,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实践队员们为动物们修理了老旧的铁笼。铁笼修理好后,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教学下,给梅花鹿、孔雀、猴子等动物喂食。

7月8日下午,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地头,认真学习白菜、樱桃、树莓、李子、桃等蔬果的生长环境及种植特点,体验了劳作采摘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村民劳动生活当中,认识到很多平时了解不到的农耕知识,亲身实践体验了农耕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将愈加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人文照亮科技 科技传播人文
7月9日,团队成员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为南山养生源拍摄宣传片,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以科技为助力,以实践为基石,为南山养生源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此期间也对靳总进行了专访,以个人实例带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实力。
随后,实践团成员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无人机房进行维护,将长时间没用过的电脑进行清理,对线路进行排查,为附近村庄的农民对电脑手机不会使用的情况,进行一对一教学,将科技带到农村,引导农民转变科技,学科技,用科技。

这次实践经历,使团队成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才能真正的走出校园,才能更好的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聚焦科普文化 助力健康发展
7月10日,实践团邀请到了卢凤山老师和刘艳萍老师为附近村民讲解有关“心肺复苏术”和“脑梗就诊的最佳时机”的相关知识讲座,并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作详细解答,给出专业意见,为年龄较大的人,讲述基础医学知识,尤其是通过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常见的老年多发疾病着重讲解,有效预防发病、早期发现、及时就医。

此次活动不但能够把温暖带到农村,把文明带到农村,同时也将健康带到农村。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主动性和急迫感,同时实事求是,通过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实现精准扶贫。
走进街舞文化 清欢留在乡间
7月11日,团队成员的行程已接近尾声,为响应“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号召,发挥青春智服优势,以实际行动切实服务乡村振兴,落实新时代文明宣传,提升文化自信。实践团成员深入美宝航空学校内部,对学生们进行了街舞文化宣传,由秦玮老师亲自教学,充分的调动了同学们对街舞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还不忘和同学们进行互动。

晚上,团队成员把活动场地搬出室外,让附近居民都参与到其中,在宣传街舞文化的同时真真正正地给居民带来快乐,将清欢留在乡间。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一代人担负一代人的责任,这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历史得以延续的基础。此次行程不仅使团队成员受益匪浅,更是从思想根源上植入了为乡村振兴发展做贡献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了党的先进性,将国家使命、时代召唤、强国重任和自身成长紧密结合,为党的二十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