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在这些年轻的传承人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看到了这一代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们加入到守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愿为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传媒学院“艺家人”家乡非遗传播官长治分团来到山西省长治市潞缘堆锦研究所。

山西长治,古称上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党堆锦,也称长治堆锦,是流传于长治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原是一种以丝绸为面料的工艺画及其制作工艺的统称。堆锦原意是指堆起来的花,事实上这种工艺不仅可以堆制花卉,还擅长堆制人物、动物、景物。堆锦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其精湛的工艺和浮雕般的效果被人们称为“立体国画”。
制作程序为先将表现内容设计成图样,绘成色彩工笔画,然后在纸板上将设计稿进行描样,再依线条分解剪裁成块,在裁好的纸板块上贴飞边、絮棉花、压纸捻,再用锦维丝绸将其包裹,并捏拔出软硬褶,最后按样稿的层次依次堆粘在画框内。由于特殊而略带繁琐的制作工艺,堆锦艺术品显出精细、生动、立体的艺术特色,同时色彩绚丽、纹理细腻,被称为丝质的软浮雕艺术。

堆锦艺术品显出精细、生动、立体的艺术特色,同时色彩绚丽、纹理细腻,被称为丝质的软浮雕艺术。特别是在堆粘人物和动物毛发时,更是精细逼真。在表现人物指甲时,由于造型分解极其微小,工艺制作难度相当大,但艺人们却能制作得非常完美,工艺之细腻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堆锦工艺品为什么能成为上层社会人士相互馈赠和收藏的珍品。

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在中国文明进程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各族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