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延续而繁荣兴盛。”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艺术传媒学院“艺家人”家乡非遗传播官河津市分团成员,走进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国际文化交流品牌艺术展厅,听传承人讲解家乡剪纸非遗的故事。


在艺术展厅里,由高晓东和闫芳讲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着重讲述了世界最大剪纸《中华双圣》这幅作品(展厅中所展示的该作品是根据原作品等比缩小的作品)。其总面积为456.568平方米,作品以文圣孔子和武圣关公为创作主体,用剪纸艺术手法来表现,弘扬了中华民族“忠、义、仁、勇、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又展示了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整幅画边长约88米,寓意着风调雨顺国运昌盛,画边用了五十六条祥龙,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龙腾盛世、华夏腾飞,同时在四个角用四条团龙做装饰,象征着民族团结、和睦团圆。花边沿用富贵不断的传统图案,寓意着富贵万年。一个太阳,两个圣人,三种树木(松树、竹子、梅花),四个团龙,五座长城烽火台,六只和平鸽,七个画面层次,八十八米画边。九九(久久)富贵不断。





了解非遗剪纸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河津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剪纸、花馍等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了剪纸文化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