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一”氛围的不断发酵,从电商到日常的商家,甚至学校的食堂都在这一天推出各种促销方式来分一杯羹,实在是让人乱花迷了眼。为了避免情绪化消费,做出不理智的消费选择,11月2日14:30,食品与环境学院园林2101班全体同学在腾讯会议开展了“剁手狂欢双十一,理智消费是第一”的线上主题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主持人先播放了“双十一”的由来,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它的诞生。

在每年11月11日,各大平台和各大商家加大促销力度以谋求更高营业额,从而达到获利更多的目标。众多消费者在“双十一”将平时积攒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商家采用部分商品价格降低,凑单满减来吸引消费者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进行多件多折、捆绑销售。这些“双十一”购物节惯用且繁杂的套路,导致消费者出现购买大量相同的商品或者自己不需要的商品,造成资源浪费。主持人播放往年“双十一”的校园采访,让大家吸取教训,以防冲动消费。

消费者应该看清被社会大众赋予神话色彩的“双十一”。“双十一”不是狂欢,不是放纵。消费者应该按需购买,理性消费。每年“双十一”期间出现的诸如“剁手党”“后悔党”“吃土党”“月光族”等耐人寻味的群体,都在向社会大众证明着无节制的“购物狂”行为是极不理智的。面对“双十一”,消费者要做的不是无节制地买买买,也不是强压买的欲望实现“不买”,而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购买。同时也要提前了解好相关知识,避免误入商家的价格陷阱。

与其过度花费时间、花费金钱来购物,不如沉淀下来,将购物花的时间和金钱合理运用到提升自身素质的课程中去。利用提升自我的成就感取代购物的快感,待到必要时再匀出时间去进行必要购物。理性消费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能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