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陷阱戏于指尖,天上馅饼伪如水月。为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各类电信诈骗方式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倡导同学们在双十一期间理性消费。11月11日15:00,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赵晋锐老师在博学楼303教室组织开展了以“和谐网络你我共享,共防电诈你我同心”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通过“日常管理”、“安全教育”、“案例学习”三个方面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反诈骗、防诈骗的安全知识,有效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赵晋锐老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在场的同学们讲解了电信诈骗的五大类型,并通过现实案例、现场问答、视频资源播放等方式,对“电信诈骗的套路、为什么电信诈骗屡禁不绝、如何预防电信诈骗”等问题进行深入详细地讲解,列举了针对学生高发的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虚假网络贷款等各类高发诈骗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更多“防电诈”知识和灵活应对各种骗局的办法,从而提升自我防范能力。赵老师指出,学生在自身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网络安全的学习,提高自身网络电信诈骗安全防范意识,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注意保护好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如今,购物APP平台推出的各类看似划算的活动也在不断“创新”,通过拼团优惠、跨店满减、限时优惠券等形式进行商品售卖,实则是利用人为制造的价格恐慌,激发消费者的非理性需求。赵老师强调在“双十一”这个关键时刻,要继续加强预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要学会理性消费,避免被所谓的“福利”蒙蔽双眼,不要随意点击、扫描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同时为同学们播放由国家反诈中心发布的防电诈微视频教育短片《三分钟》,影片以情景剧的方式讲述了诈骗分子不同形式的诈骗手段。

活动最后,赵晋锐老师指出,我们在预防电信诈骗时要做到不轻信、不入套、不转账,在网上购物时,要做到理性、谨慎、清醒。同时强调,在“双十一”这个关键时刻,同学们要从身边案例中吸取教训,不断强化认知,将预防电信诈骗意识融入潜意识,时刻绷紧防范电信诈骗的“警惕弦”,积极推进防电诈教育常态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预防电信诈骗意识,为进一步创建“平安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