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16:30-17:30,大数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字2203班在三达会客室组织了歌唱活动。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艺术表现力、审美力、鉴赏力,也为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增进感情提供了平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音乐审美能力,符合我国音乐艺术美育的要求。音乐艺术美育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音乐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美育功能,是由音乐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音乐的物质媒介是音响、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曲式等,在艺术分类上属于听觉艺术和表情艺术,它能非常强烈地表达人们的情感。

培养感受音乐美的耳朵。从人的全面发展看,不懂音乐是一种缺陷,只有音乐艺术才能激起人们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欣赏音乐艺术可以培养人们的听觉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等。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感。杰出的音乐作品,无不是美好事物的写照、内心情感的表现从而引发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情感或情绪、情愫体验,构成了音乐艺术欣赏的基本内容。培养审美情感,应注意广泛地贮存与情感同构的多种“内在图式”。这些“内在图式”,是通过反复、多次的音乐审美活动而把握到音乐表情定式。

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乐记·乐本篇》指出:“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客怨之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既然音乐艺术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和人们心中情感的表现,因而通过音乐美育,能深刻地了解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并且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

文艺委员最后结尾为我们演唱以及解说这次活动的意义。
音乐艺术美育就是让其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进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