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汇聚的是社会好风气、正能量,为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把好家风传承下去,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实现伟大中国梦凝聚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对此,11月10日14:30,食品与环境学院2020级辅导员杨欣老师于5教501举办主题为“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辅导员说完满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文明家风家训。

杨欣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讲述了自己对家风、家训的理解和感悟,利用PPT、视频等方式让大家充分了解古代家风、家训的重要性,《朱氏家训》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警示后辈粮食资源来之不易,不可奢靡浪费。包拯家训讲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告诫后辈做人不能贪图功名利禄,为人要正直。通过视频专家的讲解,同学们理解了古代家族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会议结束后,同学们受益良多,家规可能是写在纸上的一段字,也可能是长辈嘴里某句话,家风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以及避风的港湾。通过本次活动,有效引导广大同学从优秀家风家训中汲取培育道德的养分。许多同学一致表示:今后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家风家训。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才能更好地塑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