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乱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11月16日17:00,淬炼·国际商学院辅导员李瑞花在博学楼301教室开展以“关注网络安全 谨防电信诈骗”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学习防范诈骗知识,提高防范诈骗基本能力,提醒同学们增强自身安全意识,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
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活动开始,李老师通过发放简单问卷的形式,以问卷收集回的数据引出此次辅导员说完满的主题。



临近双十一活动,电信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虚假电商物流客服诈骗、预售商品诈骗、虚假红包诈骗、刷单返现诈骗,无时不困扰着大学生。如何有效防范电信诈骗,这是大学生们面临的首要难题。李老师列举了双十一“五大常见骗局”,紧密结合当下热点,分析了同学们双十一购物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陷阱,以此提醒同学们个人信息保护好,获取信息要甄别。
国家反诈中心APP为我们提供了有力保障,当我们遇到涉诈电话、短信或登录涉诈网址时,APP会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并可以一键点击举报。用户也可以通过APP对可疑网友的真实身份、社交账号、交易账号进行涉诈风险验证,大大降低网络交易风险。

在这个网络横行霸道的时代,一些不法分子也“与时俱进”的布好了他们的陷阱,一份网络兼职、一次网络交友、一条短信链接等,这些都是不法分子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而设计的骗局。但是再高明的网络诈骗技术也并非不可防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多了解诈骗常用骗局和套路,积极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实名注册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关注国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我是一个骗子,我的诈骗手段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枯燥的文字讲述,李老师选取了五大高发案件的趣味故事类视频为大家播放,在津津有味地看完视频后,同学们深入地了解到,网上刷单返利、网络贷款、网络交友投资理财具有极大风险;我们不能轻信陌生中奖信息、虚假投资;对于陌生来电和陌生短信,学会不轻信、不点击,坚决不泄露银行卡号、支付密码、手机验证码,并积极向身边的亲属、朋友宣传反诈知识。李老师在活动的最后贴心地为同学们总结了“十个凡是”安全防范小结以及防止网络诈骗的六个基本措施。



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同学们熟知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时的警惕意识,提高同学们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的能力。同学们应谨记防诈知识,了解新型诈骗手段,让诈骗无计可施,遇到突发情况,更要忌盲目,多思考,做一个会独立思考、有判断力的大学生,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