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感受彩虹的美好;不付出辛苦,又怎能经历人生的精彩。那些成长的磨砺、奋斗的汗水,都会化作同学们的底气和格局,支撑着同学们看到更高处的风景。每个熠熠生辉的微笑背后,都有默默努力的身影。如果同学们只是假装努力,那么结果并不会陪你演戏。11月18日17:00,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王连娣老师于2号教学楼401教室开展了以“努力的意义,拒绝假努力”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

王连娣老师以一个例子向同学们阐述了“假努力”的含义。“假努力”就是一种以完成低层次目标任务为目的、简单重复、低质量、非自我驱使的心理和行为的结合状态,也是一种欺骗自我或期望者的心理状态,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理解为努力的程度不够、努力的方法有问题,或努力的方向不明确。“拒绝假努力”是一种投降主义,是理想信念的偏差、主观能动性的不足和责任与担当精神的缺失。王连娣老师说到:“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每一件事情。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很难,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还回去。”

当今社会,同学们看着厚厚的笔记纸,总会陷入一种“自我感动式努力”。那么,陷入其中,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王连娣老师建议:“同学们应跳出‘自我感动式努力’大坑,直面自己真实的努力程度。在经过一段学习过程之后,问问自己到底学会了什么,可以合上书本,拿笔写下来,看自己是否收获颇丰。”很多人之所以“假努力”,是因为执行力较弱,喜欢拖延和找借口。王连娣老师从在正确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拒绝形式主义、合理分配精力三方面为同学们指明方向。

王连娣老师进行师生互动,了解到部分同学总是把梦想留给未来,旅行留到下次,想做的事情留在以后,最终导致本该在那个时间点做的事情一拖再拖。所说的未来不过飘渺不定,所有的借口不过是给拖延和懒惰找的理由,假努力只会导致迷失自我,不能成就大器。王连娣老师引用宋代作家吕祖谦《东莱博议•葵邱之会》中“自安于弱,而终于弱;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这句话,告诫同学们应不安于弱,而终于强矣;不甘于平庸,而终于伟大矣。做到拒绝假努力,拿出真实力,去假存真,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高度,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