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计科2104班在班委的积极组织下,于无边会客空间A开展了以“激情观影,热爱生活”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电影,故事发生在1947年,讲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无期徒刑,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他的余生。该片透过监狱这个强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活动开始前,班委们提前到达活动场地,摆放椅子等一系列布置。活动开始了之后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电影。这其实是部关乎希望、现实和自由的伟大电影,它想要揭示的现实意义,绝不亚于任何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即使遭遇再大的困境,也有一样东西无法被别人夺走,那就是希望。

安迪说过这样一句话:“那些高墙挺有意思,开始时候你痛恨它们,后来你就适应了。时间久了,你变得离不开它们,依赖它们了,这就是体制化。”对这句话的理解为:监狱的高墙当然能关住他的身体,却关不住他的心。没有电唱机,他就自己在心里播放;处境艰难,他就用自己的才能换取舒适的条件;他懂变通,主动帮助狱警避税给狱友们换取啤酒,帮助他们感受自由的美好。

虽然所谓自由,不过是选择做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安迪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长期自由的生活让他具备了自由的能力,他享受自由,并让自由成为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含冤入狱,安迪也是自由的。他跟所有其他人不同的是,现实再残酷也禁锢不了他。他的坚毅隐忍和果敢决绝,都因为他心中有自由的信念,这种信念没有任何人、任何磨难能够动摇。
此次活动到此落下帷幕。精神病学家彼得·布雷金,他在书里写道:“人性有种种阴暗的角落。恐惧潜伏在一个骇人的角落里,而无助潜伏在另一个角落里……总有人会被驱往这些角落,憎恨自由,嫉妒其令人赞叹的奖赏。”当恐惧无助时,人们会变脆弱,会尝试抓住一切可以依赖的稻草,而不在意自己可能付出的筹码。这个世界的规律是,你想得到A,就需要付出B,这世界可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一个人付出辛苦和责任,才会收获自由和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