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15:00,食品与环境学院卢松波老师于5号教学楼207教室为2020级学生开展以“我在书院读大学见闻与启示”为主题,以自信为关键词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卢松波老师开场讲到:“成就事业需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做事的勇气、力量和毅力。有了这些,困难才能被克服,目标才能被实现。但是自信绝非自负,更非痴妄,自信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学校给我们打造了各种‘试错’的平台就是让我们去实践,让我们去成长”。萧伯纳曾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到理想彼岸的舟楫。提升自信的关键在于总结梳理自身的成长与改变,可想而知自信的重要性。
卢松波老师以袁文心同学的故事切入活动主题,向同学们讲述“我在书院读大学”的朋辈故事。同时也邀请到我在书院读大学的其他几位入刊同学黄涛、关佳琪以及郑钰在活动现场为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创作历程。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问题,经历颇多,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怎么将毫无关联的故事衔接在一起并且不违和。就这个问题,卢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在一篇故事的背后,是咬文嚼字,是不断修改,也正是有经历为支撑,自信为依托,才能书写出完美的故事。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功。自信可以让人在困境中解脱,可以让人在黑暗看到成功的希望,可以让人获得前进的动力。拥有自信,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
此次活动顺利开展,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到达了尾声,王朝同学分享了自己从怯懦到自信的成长历程。他说,自信不源于天生有什么,来自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突然意识到,自信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只有通过一件又一件的经历、一桩又一桩的事件才会让自己变得强大,满满生出无数的枝桠,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回头一看,原来自己已经这么厉害了,“自信”就会自己冒出来。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充满自信,应该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自信与豪情,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次活动,鼓舞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同学们继续参加活动的动力,增强了同学们迎接未来的信心。同学们怀揣自信,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活动、学习中去,砥砺前行,不断攀登,实现心中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