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度,俗语说,话是开心的钥匙,是人与人交心的桥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们的礼仪修养,6月5日18:00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辅导员张亚萍老师于博学楼202教室开展“出言有尺,做事有余”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的表达,也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尊和骄傲,不要拿自己的个性去挑战别人的脾气。学会尊重,让别人舒服,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素养。张亚萍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给每一位的同学发爱心卡,爱心卡相当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人想起一句语言伤害就揉搓一下爱心卡,到最后我们看看这张爱心卡会变成什么样子。最后收回来的爱心卡没有一张是完好无损的,每一张都有被蹂躏过的痕迹。老师总结道,伤人的语言就像尖刀,说的人风轻云淡,听的人遍体鳞伤。伤人的语言也像钉子,造成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可是皮肉的伤害可以很快愈合,但心灵的伤害却很难愈合。张亚萍老师让八位同学来一场课堂微辩论,主题是“面对语言霸凌,我们该不该反抗?”正方和反方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辩论得面红耳赤,正反方都有自己的见解。接下来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快问快答环节,如果你的答案是yes,请做屋顶状,如果答案是no,就在胸前打叉。同学们都积极与老师配合。老师对我们说,说话有分寸是一个人的高级修养,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体现着做人的尺度,也体现着一个人生活的层次。

常言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一生,起落浮沉,难免得意,难免低谷。得意时善待他人,失意时善待自己。很多事情,难以预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张亚萍老师嘱咐我们,无论何时何地,话别说太满,做事别太过。俗话都说“给人以活路,给己以退路”,做人做事都应该为人为己留下后路,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凡事把握尺度,是一个人最好的道德修养。
千里之行,始于规范。张亚萍老师作出总结,通过此次辅导员说完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规范了自己的一言一行,增强了同学们的教养与素质,使得“出言有尺,做事有余”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人心,对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