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乡村特色农产品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淬炼·国际商学院青年益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9日走访酥梨小镇——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研泥村,对研泥村酥梨种植和销售模式进行了解。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研泥村,坐落于太谷南山脚下,生态环境优美,村民勤劳善良,酥梨产业更是久负盛名。

团队成员跟随酥梨小镇负责人的脚步进入园区,通过负责人讲解,了解当地酥梨发展历史与梨树种植过程,考察酥梨小镇农产品的发展状况。“由于研泥村的土质特殊,种植出来的酥梨皮薄水大,香甜可口,虽然酥梨种植时间仅有十余年,但曾多次在省市科技博览节中获奖。目前全村酥梨发展到400余亩,已注册‘研泥村’商标,开启了品牌战略之路。”小镇负责人说道。在交谈中,团队成员还了解到研泥村为增大其酥梨销量,也利用电商直播将其市场扩展到南京,但酥梨包装成本占比较大,因此,成员们根据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优势提出一些合理的销售策略。

参观完梨园后,团队成员在酥梨小镇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梨农武奶奶的家中,在与武奶奶的交谈中了解到梨树的栽培与酥梨的生长过程,“梨农将树苗栽种好后,还需要再精心栽培3至4年才能够开始挂果,而此时一棵树也只能结十几个梨子而已。不仅如此,酥梨从开花到结果还需要经历‘倒春寒’时期,在此期间,梨花便会有极大可能性被冻伤甚至冻死。被冻伤的花朵所结出的梨子口感干涩无味,就连果皮上也会现成由于霜冻所造成的黑色痕迹,而冻死花朵的根本不会结出果实。”因此,当你品尝美味酥梨时,不应该只夸赞它的清脆可口,更应该想想这累累硕果背后所付出的心血。


山川河流,草木林石都是自然的生态馈赠,也蕴含着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梨树病虫害的防治与保鲜少不了农药的使用。团队成员在采访武奶奶时,了解到早些年在梨树种植中确实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农药使用不规范,肥料选择不合理,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早些年的农药更多注重于效果,减少了对于污染的防护重视,导致不仅污染土地影响下一季度水果的收获,而且水果上也有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所以梨农们应政府要求不选择化学性药剂,改为使用更为环保低毒同时高效便捷的新农药,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团队成员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对当地梨农们开展一对一科普农药的合理选择与适量使用。


随后,团队成员跟随梨农们进行下园体验,在领取工具后,很快加入到劳动的队伍中。清理果园垃圾、修剪果树树枝、拔除杂草,同学们体验“沉浸式”农耕实践。在劳动结束后,董老师对同学们说道:“每一颗酥梨的成熟,都是梨农们辛勤付出的成果,他们顶着烈日,在园中耕作,是劳动人民最美的模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于劳动,将劳动作为人生路上的一种优秀品质,不断在劳动教育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深耕厚植,笃行致远。团队成员在今日之“旅”结束后,向负责人提出可以利用更多的电商平台售卖酥梨,在酥梨小镇大力推广“电商+农民”合作模式的建议,帮助梨农解决销路问题,推广酥梨小镇的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在未来,促进团成员会继续结合时代特征,利用商科专业知识,努力谱写出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行程已经过半,董老师与促进团成员在会议室开展期中座谈会。会议伊始,董老师对前四天的“三下乡”工作进行总结,“虽然这里条件艰苦,但是我看到了团队中每个人都在认真工作,发挥各自所长为团队做一些事情。”随后,董老师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成员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继续保持认真工作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每一位成员都可以为青年益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增添一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