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志愿始于心,奉献在于行,乡村振兴,行胜致远。在骄阳似火的年纪,实践团成员汇聚来堡村,赋能乡村振兴。7月1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经”缘晋乡实践团开启了最后一天的行程,通过归纳总结,回忆美好瞬间。
心尚义诊 情赋暖阳
以基础实护百姓安,每一个细小的民生工作,都能让来堡村民感受到暖心、贴心。为了解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真帮实扶,让农村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医的便民健康服务,7月15日8:00,实践团成员来到农工情行走的医院——村医工作室,协助来堡村进行义诊,并为村民普及医疗知识,让他们建立一个合理的就医的理念,提高村民自我防护能力。


“您往这边走,在这坐”在现场,实践团成员为就诊问路的村民引路,协助村医为前来就诊的村民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心率、B超。在检查身体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通过与村民闲聊得知,村医工作室不仅提供健康咨询,还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专业检查和康复指导,而且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村医会提供上门看诊服务,甚至提供远程挂号,线上看诊的政策。这些暖心之举让村民与老人就诊提供了便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爱心。


青春领航 筑梦来堡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义诊结束后,实践团成员齐聚来堡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同来堡村驻村干部高清华一同回味在来堡村度过的七天时光。回顾一周的实践成果,指导老师李奥兵以“感谢”“收获”“进步”三个词进行了总结。驻村干部高清华也表达了对实践团成员七天的实践活动和宣传工作的肯定,指明青年学子要有韧性,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对青年最好的一次历练,实践团成员们的行动力也远远超乎了他的认知,真正用实际行动讲好了“经”缘晋乡与来堡之间的故事。“我的家乡也是吕梁,小时候一直听爸爸说要带我去于成龙的求学地安国寺,现在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帮助了来堡村乡村振兴,也让实践团成员们有所收获。成员们在“共享果园”中感受新农村、新农业发展变化,在于公故里领悟廉政文化,在非遗文化中体味传统文化魅力,在圆梦婚纱中用相机定格美好瞬间,在移风易俗中感悟来堡新兴变化,这七天志愿者们跌跌撞撞、相互磨合,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助力来堡村发展,收获精神财富。


时光记忆 幸福留影
走遍千家万户,道出暖言暖语,收集民情民意。“爷爷奶奶您俩看看好看吗?我们来送照片了。”临别之际,实践团成员给爷爷奶奶送去洗印、装裱好的婚纱照,希望这份特殊的礼物能够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带去一份感动。每位老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在和他们的交流相处中,实践团成员通过感受那个年代的故事,寻找美好爱情的“通关密码”,了解学习他们的价值观、爱情观、人生观,得到不一样的感触与体会,用相机定格他们不应被遗忘的青春岁月,以实际行动为老人留住甜蜜与幸福。



抚今追昔 既往知来
行文至此,皆为终章。实践团成员短短七天的“来堡”之约已经到期,在这七天的时间里,虽然忙碌,但却充实。从提起行囊入住,到如今收拾床铺、整理内务,拉着行李迈出,一路收获,一路成长。走在回家的路上,有微风、有灯光、同时也在路上,来堡之旅已然结束,但对于实践团成员而言,振兴之旅还远没有结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民生调研可看清现状,激励青年一代为人民,为祖国更加努力;历史古韵的参观学习则明确前行方向,坚定初心,矢志不渝。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走出校园,走进来堡,借力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2023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两个落脚点,使志愿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推动来堡乡村振兴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时代同行,与梦想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