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父母的庇护中的长大,在父母的期待中离开家,到达远方。因为向往,远方成了远方,因为归属,家成了家。小时候,家是家,远方是远方;长大后,远方变成了家。远方呆久了也就成了家,家离得久了反而成了远方,界定家和远方的从来就不是地理上的远近,而是心理上的亲疏。
为了让同学们发掘自身的潜力,激励同学们树立目标,坚定追求理想,淬炼·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张振国于9月19日21:00-22:00在博学楼301教室为财务管理2201-2205班的学生开展了以“家与远方”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活动开始,辅导员张振国为同学们讲述了对家和远方的理解。家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是有了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是一种归属感、安全感、亲切感;是生存的动力,是累了倦了能够休息的地方;是爱的港湾,亦是共同承担各种风险的避难所。远方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遥远陌生的未知;意味着明天,是一个新的希望;意味着不确定性,让人心生憧憬和向往;是我们规划中的彼岸,代表着我们理想中人生的高度;是我们灵魂的家园,到达远方代表着我们功德圆满,人生已经没有遗憾。
接下来辅导员张振国为我们阐述了家与远方的关系。家意味着稳定,安全;而远方意味着不确定性,奋斗,激情。这看似是一对矛盾,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家,有安全感,然后去远方奋斗,赚取资源,再建立一个家。这是两个空间,也是互补的空间。所以总的来说,家与远方两者既是矛盾的又是互补的。我们都在父母的庇护中的长大,在父母的期待中离开家,到达远方。
小时候,家是家,远方是远方;长大后,远方变成了家。远方呆久了也就成了家,家离得久了反而成了远方,界定家和远方的从来就不是地理上的远近,而是心理上的亲疏。远方与家,从一开始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互补的。



活动的最后,辅导员张振国让同学们谈一谈对家与远方的态度和抉择,并思考:这一年收获了什么;当初来学校的壮志豪情是什么,是否还在;你的未来目标(剩下的大学或者毕业之后)是什么,又是如何打算的,要如何付诸行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对家与远方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将来有的人会选择留在家乡,有的人则会选择挑战未知的远方。家和远方有不同好处与挑战,现在的家乡已经不是一成不变,而成为年轻人施展抱负的新的乐土与蓝海,挑战未知的远方,为人生实现价值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我们追寻自身的价值,在陌生的远方应对更多的挑战,有助于青年飞速成长获得更为强大的独立能力和抗压能力。

通向远方的路,我们每天都在走。如果说远方就在脚下,那么远方的意义就是永远在路上,永远有追求,永远有希望。人都在找自己的路,想要尽情感受自由的感觉,活在当下,去感受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在去远方的路上,或前进,或后退,或是走走停停,但不要忘记远方的方向。只有坚定地朝着那个方向而去,你才能抵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