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不断前行的修炼过程,每个人只有全力以赴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才能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和未来。为进一步培养和引导学生在学业与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发展规划。10月25日15:00,淬炼·国际商学院辅导员李风娇老师在2号教学楼201教室举办了以“保持‘饥饿感’,修行完满人生”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李风娇老师向同学们表示:“身体保持一定的饥饿感有利于身体健康,而精神保持一定的饥饿感,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持续充满好奇,去探索去感受去寻找。”并向与会学生讲述了行管1201班王楠楠学姐的事迹。

从普普通通的学生会干事到文体部部长,再到铁人三项冠军、全国越野障碍赛、征战马拉松……作为2012级的信院学子,王楠楠所有的改变发生在2015年加入学校“素质拓展户外队”那一天,命运的齿轮从那一刻开始转动。在李风娇老师展示的照片中,学生们切切实实看到了王楠楠学姐在十年中由一个小姑娘向一名成功女性的转变历程。而在那些照片背后,是王楠楠日复一日地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一路前行中收获的至善至纯的友谊,以及一眼万年的爱情。
“吃饭七分饱,胃口好到老。”讲述完王楠楠的故事,李风娇老师借用这样一句俗语带领同学们来到正题。身体上适度的饥饿感会让人保持清醒,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李老师告诉大家,在精神上的保持适度饥饿其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己处于一种状态:不是过分缺乏,也不是过分满足,可以正常生活,但总有更高的追求。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才能保持前进的动力。

而当代大学生,正需要保持这种“饥饿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家都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通过手机可以获取无数的知识。抖音、微信、等app的出现,让相当多的人用这些所谓的知识来消磨自己的时间,或者并不在意每天看了什么,只是觉得“看了”才安心。许多手机里的“知识”只是一种快餐式的美味,让你感觉不到“饿”。

针对这些问题,李凤娇老师鼓励在座的与会学生: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恢复精神的饥饿感,摆脱低层次追求,要以有限的生命畅游无垠的知识海洋。在适度的饥饿感中,收获更多的愉悦,体验更加精彩和充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