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吃瓜”源于好奇,“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也热衷于通过网络世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无法阻挡的趋势,但这同时也给网络空间治理、社会治理带来新困扰。
11月10日12:30,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辅导员赵敬宇老师于2号教学楼401教室开展以“理性‘吃瓜’,礼貌‘围观’”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认识,不随大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一个理性的网民。
理解“吃瓜”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飞速的时代,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网络论坛等渠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吃瓜”一词广为流传,其中一些引发公众热议的“瓜”让网友在评论区“指点江山”,各抒己见,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现象也已见惯不怪。但何为“吃瓜”,其真正意义还需我们继续探索。

盘点“吃瓜”
赵敬宇老师讲到:“于文亮打破了世俗,让千万个普通人敢于面对镜头,去正视自己的每一面。而最近关于宠物狗的话题,网友对此观点各抒己见,并且此事件不断发酵,从一开始的狗粮到如今无差别注射毒药,将虚假事实不断传播。”同学们都大胆发表个人见解,有同学对于文亮爆火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他的身上获取到了正能量,也让普通人鼓起勇气展示自己,发现更多自身的魅力。”针对罗威纳犬咬人事件,有同学表示:“由于没看过全程监控曾批评过这位妈妈为什么不看好自己的孩子,再到后来网友带节奏说是小女孩故意吸引狗的注意,也为小狗感到不平。但在看到真相时,才反应过来是盲目跟风了,所以现在看到‘瓜’会更加理性一些。”有同学补充道:“虽然狗咬人在先,但排除不了狗主人的失职,这不应该归咎到动物身上。而且事情发酵到要捕杀流浪狗,这些小狗也很无辜。”有同学总结说:“在网络信息爆炸时代,需要擦亮眼睛,明辨事实,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如何“吃瓜”
赵敬宇老师将“吃瓜”这一行为概括为两个字:理性。避免盲目跟风、鉴别信息真伪、形成客观观点,面对“瓜”要保持冷静,学会独立思考,尊重事实,学会接纳和理解不同的观点。韩圆圆同学认为:“作为大学生要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反对网络暴力行为,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环境中,营造一个理性吃瓜的良好氛围,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会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