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记者有责任用专业、温情、共情洞察社会,记录真实的世界,为历史打下一份草稿。我们平平无奇,因缘而聚,在追求不凡的路上一苇以航。正是因为我们所热爱的都一样,我们才能聚在一起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11月8日16:00,商务英语学院与经济与管理学院于杏花书院表达力大厅举办了记者节“经”笔传四方 “英”媒缩万象的主题活动。

用进取之心 传播美德

作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记者这个职业,自诞生之初起便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任务。在第二十四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作为信院的媒体人,今日一起相聚于此,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活动伊始,主持人吴亚楠介绍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讲座开始,新媒体中心的曹立薇学姐向我们分享了做校媒体的三年中获得的成就感,接着从如何打造爆款视频、拍摄方式、误区与禁忌三个方面教授我们如何进行抖音运营。


在如何打造爆款视频方面,曹立薇学姐告诉我们首先要找对选题,再进行拍摄剪辑,在确定封面和文案后及时扩散,以便获得流量。在拍摄方式上,横屏拍摄方式会使视频冲击力减弱、观众沉浸感减弱,适合用于文案驱动、知识分享、大型活动中;竖屏拍摄方式视觉冲击力更强,适合用于故事、反差、特写、校园日常创意中。在创作剪辑标准规划方面,她从视频清晰度、音乐匹配度等九个方面做了要求。在发言最后,曹立薇学姐向我们新一代校媒人提出期望,希望我们在宣传路上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为学校宣传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用智慧之手 拍摄美好
摄影是伟大的发明,是眼睛加上记忆,是生活日常加上一点不寻常,是让每一次,都加上第一次的魔力。


接着,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的李臻老师讲述了他对摄影的看法:“我最初接触摄影是因为自己喜欢摄影,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记录和发现一些美好的东西,会想要将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在一些平台上发布,获得点赞后会有成就感。”

在日常生活中拍照时,拍的越多,作品就会越精。接下来进入了提问环节,第一个同学提问:拍照时应该如何取景?老师解答:首先要知道拍什么,其次要弄清楚主要人物,最后要知道自己是来做什么的。第二个同学提问:拍照要怎么找重点?答:每次要保证有到6-8张人物的照片可使用,然后选取有创意的物体进行拍摄。第三个同学提问:在剪辑视频时应如何掌握视频的节奏和如何进行配乐?答:按照活动流程剪辑,加入自己的创意,而配乐取决于活动主题,首先选素材、找音乐,然后逐帧铺入,最后再考虑转场变换。




在讲座最后,王智慧老师劝诫我们从小事做起,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模板和套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希望大家用摄像记录人生的足迹,用镜头捕捉真实的生活,用话筒采访事实的真相,用灵魂奉献钟爱的事。

用实干之身 坚持到底

脚下有泥,眼里有光,肩上有责。这是我们校园媒体人的定义。拥抱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坚定那些内心的不变,保持热爱,不断追寻,方不负行囊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