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辅导员说完满】穿越历史 邂逅中华文化——食品与环境学院2021级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28阅读数:

文物通常承载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形成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元素。为提高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传承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和文化,112516:00,食品与环境学院2021级辅导员王雪丽老师在2201开展了以如果文物会说话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活动开始后,王雪丽老师播放了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三集短剧,为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本次主题的内容。短剧脑洞很大,讲述了大英博物馆内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为人形出逃,偶遇一位来自中国的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回到中国的故事。在短剧结尾,小玉壶说:“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短片结束后,王雪丽老师讲到: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是文明的使者、是文化的名片。想要在世界文明激荡中站稳脚跟,持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要‘盘活’文物,让‘活’起来的文物发出历史之声,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大英博物馆内中国文物的入藏时间集中在近代中国国势日衰、沦为列强半殖民地的时期,是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英国从我国劫掠或通过不正当贸易所得。同学们了解这段历史后,对这些文物发自内心地产生了民族自豪感,但同时,又被悲愤与心痛击中,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希望文物早日归家的愿望。在问到“视频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时,同学们有的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玉壶与文物对话的画面。”还有同学说视频最后小玉壶说“大家说,我们是泱泱大国。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这两句话深深打动了他。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文明因互鉴而精彩,文化因融合而多彩。文物凝结了先人的智慧和民族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国家的繁荣富强是追回流失文物最坚强的后盾,越来越多文物“回家”,是因为“家底”更厚实,“家”更强大了。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文物重新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抓住历史性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向世界展示“活”起来的文物讲述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