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繁华喧嚣的时代,新生代青年仿佛成了脆弱的瓷瓶,轻轻一触就可能破裂,被冠以“脆皮”一族的称号。他们的身体在生活的风雨中摇摇欲坠,心灵也难以在世界的喧嚣中找到安宁。青春,这个本应洋溢着热血与活力的时期,怎能被“脆皮”现象所侵蚀,让我们的青春黯然失色?
10月17日18:00,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武文娟老师开展了以摘掉“脆皮”标签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练就硬核体魄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她深刻指出,无论是运动过量还是缺乏运动,无论是暴饮暴食还是节食过度,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唯有适度,才是保持体力与健康的真谛。

活动伊始,武文娟老师提出:健康的身体是生命之树的根基,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她的话语如同警钟,唤醒了在场每一位同学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她鼓励大家要摆脱懒惰与放纵的束缚,勇敢地走出舒适区,积极投身于运动的热潮中,用汗水浇灌出更加坚韧、更加健康的自己。
活动过程中,武文娟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测试小游戏,旨在唤醒同学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她首先请全体同学站起来并保持不动,随后逐一揭示了九条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的规则,并要求符合这些习惯的同学自行坐下。规则如下:1.沉迷各种社交媒体(包括抖音、小红书、小说等)。2.雪糕冷饮不离手,偏爱含糖饮料。3.不爱吃早餐,经常忽略这一重要餐食等。
随着武文娟老师逐条宣读规则,同学们开始审视自己,符合相应条件的同学陆续坐下。当九条规则宣读完毕,场上站着的同学已寥寥无几,这一场景直观地反映出大部分同学都存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个游戏,武文娟老师巧妙地揭示了同学们在健康生活方式上的缺失。尽管我们深知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因为忙碌、懒惰或诱惑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个游戏不仅让同学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激发了他们改变现状的决心。
“脆皮大学生”这一标签,无疑是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体质脆弱现象的生动描绘。80岁的老奶奶尚能健步如飞,而20岁的大学生却在系鞋带时两眼一黑,这样的对比不禁让人深思:作为社会中最积极、最具生气与活力的一股力量,大学生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
究其原因,不少大学生的体质脆弱并非天生,而是自己“浪”出来的。步入大学这一新环境后,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锻炼不勤,早起不爱,平时熬夜刷剧,期末则挑灯夜战。这种生活方式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即使中学期间跑操锻炼打下了“好底子”,步入大学后也迟早会被挥霍一空。
面对这一现状,武文娟老师提出了“脆皮大学生”理该适当“回血”的观点。她指出,与其加剧“放浪形骸之外”的生活方式,不如积极寻找“回血”的方法。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美好的愿望和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确实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不仅令人担忧,更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很大一批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或者觉得自己还年轻就肆意透支。然而,健康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一旦失去,将难以挽回。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开始,积极投入到锻炼和养生的行列中。只有身体强健,精神才能强大;只有行动有力,才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只有这样,“脆皮大学生”才能逐渐转变为“硬朗大学生”,成为社会中真正有价值、有担当的力量。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武文娟老师针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出了一系列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宝贵建议。她强调,无论是学业上的“卷王”,还是生活中的“特种兵”,亦或是偶尔病弱的“林妹妹”,每位大学生都应以健康为基石,努力成为更加坚韧、更有活力的个体。
在饮食方面,武文娟老师给出了三条具体建议:按时吃饭、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和奶茶。在运动方面,武文娟老师也提出了三条建议: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和频率、制定日程计划,保持忙碌、多参加户外活动。
最后,武文娟老师深情寄语全体同学,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脆脆鲨”蜕变为“大鲨鱼”。她指出,祖国的未来寄托在青年大学生身上,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努力成为“健康大学生”的典范。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脆皮大学生”这个词语将成为过去式,而“健康大学生”将成为现在式和未来式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