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是无数英烈挣脱侵略者与反动势力妄图强加的“轨道”,是奔赴保家卫国、追求正义的旷野,用热血与生命为后世挣得一片光明坦途。12月11日12:30,辅导员闫相君老师在博学楼303开展了一场以“从轨道走向旷野,一场痛彻心扉的见证”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助力信工学子在这来之不易的自由人生旷野中蓬勃成长。

代号“731” 这里的门票叫做血泪
“侵略、生化武器、人体实验、反人类暴行……当这些词叠加在一起,同学们有想到什么吗?”闫老师这句凝重的发问,吸引同学们纷纷放下手机,目光聚焦于正在放映的屏幕幻灯片,观看那一页页承载着沉重历史的资料介绍。闫老师分享了自己参观“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的经历:“同学们,当我踏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遗址时,那股寒意直透心底,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浸满同胞的血泪。”随着讲述,幻灯片上的画面切换,残垣断壁、阴森牢房、锈迹斑斑的实验器具逐一呈现,同学们的神情也越发凝重。在座的同学们无法想象当年先辈同胞遭受了多少非人的对待与折磨,无数的资料和证物无不证明着当年真实发生的血淋淋的事实。那里曾是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细菌战残害的见证,如今成为了一座纪念馆,用以展示那段黑暗经历,提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无需任何语言 直击灵魂的痛楚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实现侵略中国的野心,公然违背国际法,成立了731细菌战部队,他们以“研究防治疾病”为名,秘密进行细菌武器的研究、试验和生产。据史料记载,731部队在侵华战争期间,共生产了2470公斤各类细菌,进行了无数惨无人道的活人实验。活体解剖、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细菌注射传染等,计科2304班许子陵列举了他所知道的反人类实验。为了掩盖罪证,日军在战败前夕,一把大火烧尽了实验室、烧毁了标本、烧没了罪证,仅留一片废墟。闫老师强调道:“我们要知道历史不容篡改,更不会被抹去!哪怕只剩灰烬,那余温也在警示我们。它能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能点燃全民族永不熄灭的怒火,时刻告诫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才能护山河无恙!”


来哈尔滨 希望你能看看这段历史
这才是哈尔滨爆火后,产生的最大的意义,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值得每位同学去思考,去铭记!以往在历史书上所学到的寥寥文字,如今已化作了731罪证陈列馆和遗址中活生生的场景。“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哈尔滨,希望你的行程里一定要有这一站;如果你即将离开哈尔滨,希望它能成为你行程里的最后一站。”闫老师借此机会呼吁大家:“莫要辜负这韶华时光,挣脱熟悉‘轨道’,迈向广袤‘旷野’。你们脚下的路,是先辈以热血铺就;头顶的晴空,是英烈用生命捍卫的。当看过世界的宽广,更能体悟肩头责任之深沉。把游历四方的见识内化为逐梦底气,将那段历史的悲愤沉淀成奋进力量。”


(撰稿:许海鑫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李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