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而雷锋精神永驻人民心中。怡遇“雷锋月”,再迎如春日花香般雷锋精神芬芳四溢,沁入心田。3月5日18:00,在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区块链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2023级普本学生在2教101教室举办了一场以“三月春光媚,‘锋’暖润心霏”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辅导员崔嘉源主持此次活动。
思如锋 知进取 相伴同行 青春当属学习蓝
崔老师以一段激昂的开场白拉开了帷幕:“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言鼎鼎有名,激励有学则有思。告诫处于学业阶段的大学生们只有源源不断地努力学习,夯实基础,才能选择更美好的明天。崔老师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大家带入了对雷锋精神的深入思考之中。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齐头并进的,而同学们却常常忽略了思。反思创造一个完善自我的机会,不再犹豫徘徊,少走弯路,更何况看似漫漫的人生路也只有最多近百的年头青春,扬帆在碧蓝的海洋里,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上,怀着学而思的动力,一往直前。


情如锋 暖人心 奉献无声 青春当属雷锋绿
在“雷锋精神的概述”部分,崔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雷锋的生平事迹。“什么是雷锋精神?”老师问。物联2302班杜宜真同学以为,雷锋精神便是一心向党、向社会主义的爱国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区块2301班杨婧楠同学认为是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是勤奋学习,不怕吃苦的“钉子”精神;是勤俭节约,不断奋斗的坚毅品质……他的信念坚定而纯粹——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崔老师强调,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乐于助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品质,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是每个人应当学习的榜样。不求回报地付出,只为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这些品质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行如锋 助人乐 手留余香 青春当属志愿红
探讨雷锋精神的重要性时,崔老师指出,雷锋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如今,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同学们身穿红马甲,投身志愿服务。知家乡爱家乡,长见识学本事,返乡实践彰显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青春,本该充满活力与担当,当同学们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雷锋精神,用行动书写大爱,那青春便被赋予了志愿红的温暖底色,成为生命中最耀眼的色彩。

雷锋,已从一个名字升华成一种标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成为中国人民所钦佩的英雄,雷锋的火星将持续闪亮,不断照亮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理想信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同学们将一万个一栗汇于沧海,将小为转为有为!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小小先锋,以雷锋为精神导向,执使命之火炬,扬青春之“锋”帆。
(撰稿:吴冠梦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吴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