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正文

【完满团支部】寻家乡泥土脉络 塑陶艺文化精魂——晋中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2403班完满团支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2阅读数:

家乡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一方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每一种家乡文化,都像是一颗独特的星辰,在岁月长河中闪烁着光芒,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传承、去发扬。阳泉,这座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陶艺文化源远流长。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为让这份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学子们放松身心提升艺术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32118:00,晋中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2403班于白燕书院黏巴巴造物工作坊展开以“陶艺”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此次阳泉文化之陶艺篇,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一场精彩文化盛宴,更为传承和弘扬陶艺文化搭建重要平台,让学子们了解、喜爱陶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陶泥就位 共赴艺术之约

活动伊始,学子们迅速分好组后开始领材料,黄土、陶瓷工具、海绵等。在做好前期准备后学子们便开始投身于陶艺之旅中。之后便进行练泥,学子们在手工揉泥时双手均匀施力,反复揉搓挤压,排出空气,让泥料细腻均匀。在塑形过程中一些学子选择手工捏塑,凭手感塑造简单造型,将泥条盘绕成型,使用拉坯法在旋转的拉坯机上,通过双手控制泥团成型。学子们都全神贯注投入创作当中,小心翼翼呵护初品。

塑泥为形 让创意肆意生长

将成型后的坯体放在通风、干燥处。干燥后的坯体表面虽不平整、有瑕疵,学子们使用修坯刀、砂纸等工具,仔细修整坯体,削去多余部分,让表面光滑平整,让形状更加规整。运用金属刻刀等工具,在坯体表面刻划几何图案、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线条或刚劲有力,或婉转流畅,赋予陶瓷独特艺术韵味。

陶成韵就 共赏艺术结晶

等待作品烘干的过程中,学子们在这鲜少团建的过程中聊天。这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学子们都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陶艺制作中“慢工出细活”的匠心,能培养学子的专注力与耐心。

传统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动态的传承。阳泉陶艺的泥土里,不仅烧制着器物,更烧结着一方人的精神密码。学子们将这份文化基因融入现代生活,既能让传统“活起来”,也能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智慧。这既是对历史的交代,也是对未来的馈赠。此次活动也将成为诸位学子珍贵的回忆。

学生心得

参与陶艺制作,是一场与泥土对话、与耐心博弈的旅程。亲手揉泥时,感受其质朴与柔软,如同触摸岁月的纹理。拉坯过程充满挑战,稍不留意,泥团就会变形,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当亲手完成一件陶艺作品,满心都是成就感,也更明白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不易。

作品展示

(撰稿:王 恺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王 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