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科技是要服务于民。”这是小米CEO雷军所告诉人们的,同样也是他一直在践行的。为领略雷军智慧与远见并存的非凡人生,4月16日14:00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联部于三达书院的行空间举行“《雷军传》——从小米到中国制造”大咖阅读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辅导员李俞昕老师与同学们共同阅读《雷军传》,深入探讨雷军从程序员到科技领袖的蜕变之路,让同学们领悟到:成功需要梦想与坚持,更需要顺势而为的智慧。

雷军传——成长
聚焦活动现场,李老师先借“人生从来不是一部爽文,而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为开场白向在座读者们介绍了雷军。随后通过一段视频来向同学们展示雷军的成长之路,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雷军从23岁进入金山企业,到带领团队开发WPS97,从程序员到CEO,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通过视频同学们看到了坚持不是死磕,而是看清方向后的全力以赴。问道后排一名男生他的感悟时,他说:“原来雷军也不是‘开挂’的,他每一步都走得这么扎实。”


相信——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活动中,李老师分享了小米进军印度市场时“用性价比打破偏见”、小米之家登陆西班牙引发排队热潮等案例。听到小米智能家居在欧洲展会上惊艳全场时,一名女生举手提问:“老师,小米如何在文化差异下保持品牌初心?”李老师“本土化不是迎合,而是理解与创新”的回答引发阵阵掌声。
当提到雷军40岁重启创业、用一碗小米粥点燃梦想时,现场同学自发鼓起掌来。“原来年龄从来不是天花板,关键是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李老师的分享让同学们感悟到,雷军经历无数挫折与磨难但从未动摇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守,年少的梦想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李老师说“每一个坑,都有可能是未来的护城河”这份担当和智慧让小米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也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以后遇到困难,我也要想想这个坑是不是未来的机遇!”


启示——在不确定时代锚定人生坐标
商界从不缺聪明人但如雷军一样兼具大智慧者却凤毛麟角,这位天才少年在事业中沉淀出珍贵的处世之道是本次活动对同学们影响最大的。活动接近尾声,一名大四学生分享了自己的迷茫:“雷军说‘顺势而为’,但如果看不清‘势’怎么办?”李老师告诉同学们“要拥抱不确定性的智慧,要懂得个体与时代的共生之道,要让生命成为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撰稿人程奇达在采访中写道:“这场分享会不仅让雷军从书页中‘活’了过来,更让年轻的我们相信——未来虽远,行则将至。”本次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以雷军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撰稿:程奇达 李锦秀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融媒体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