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旷课现象。旷课,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可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学业、未来以及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5月7日16:00,杜雨宸老师于2教201教室举办了一场以“从‘点名’到‘点亮’:如何破解大学生旷课困局?”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首先,杜雨宸老师指出了,在大学校园里,旷课现象并非个例。有的同学因为课程难度大,听不懂索性就不去;有的因为早上起不来,错过了早课;还有的则是因为沉迷于游戏、追剧,把学习抛诸脑后。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自律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交织的教育现象。
接着杜雨宸老师进行了分析:学生自身来看,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是主要原因之一。教学层面来看,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来看,大学校园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也容易让一些学生陷入过度自由的误区,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渗透,如对学历的片面追求、对学习的功利化理解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紧接着杜雨宸老师提出了传统的“点名”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但它更多是基于外在的压力和强制,难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外在约束消失,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随之减弱。因此,我们需要从“点名”走向“点亮”,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做到以下几点:1.点亮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2.点亮兴趣:让学习变得有趣3.点亮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4.点亮自我: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的观点。

破解大学生旷课困局,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需要从整体上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管理体系。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真正解决旷课问题。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后盾,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杜雨宸老师最后总结道:“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破解大学生旷课困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学的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学生而努力!”
(撰稿:景临云 供稿: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景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