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智能工程学院 > 正文

【完满团支部】碰撞 科技创新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机制2303班完满团支部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4阅读数:

为贯彻“完满”特色育人理念,彰显“专业+完满”独特魅力,增强班级团队凝聚力和核心素养,12月12日9:30,智能工程学院机制2303班于毣谷书院毣谷·故事·时“间”开展了“机械创新,点亮非遗”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

专业+完满 打造“破圈”新方式

此次活动通过制作花灯使同学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真切领略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刘佳瑞同学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解了花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制作工艺的演变。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借鉴机械制图的规范,在花灯上创作出对称且富有韵律的图案,还将花灯与机械零件的轮廓进行巧妙融合,为花灯增添了浓郁的专业色彩,实现了专业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在灯带的焊接环节,他们充分应用PLC知识,精准地调整焊接参数,严格控制焊接温度与时间,在焊花的闪烁中,焊点逐渐成型,每一个焊点都既牢固可靠又光滑平整。灯带焊接完毕,同学们进一步发挥创新思维,构思电路连接方案、编写编程控制指令,使光线能够均匀而柔和地散射出来,让古老的花灯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光彩,赋予非遗传承新的生命力与活力。

“1+1>2”的不等式在班级中被验证

从裁剪宣纸、绘制笼面到构建骨架,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面对陌生的工艺,同学们在摸索中前行。在裁剪宣纸时,偶有失误发生,然而同学们并未气馁,而是如咬合紧密的齿轮组一般,迅速相互支援,共同剖析问题根源,探寻解决方法;绘制笼面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对作品进行反复微调与优化;搭建骨架时,遇到结构不稳等问题,同学们也凭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协作,仔细计算、耐心调整。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机制2303班的同学们将每一次失误都转化为积累经验、继续前行的宝贵契机,他们围坐在一起,对作品进行反复斟酌、精细打磨,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宛如细密而坚韧的丝线,层层缠绕交织,进一步紧实了班级凝聚力这条坚韧的纽带。

在这里 绽发微光 情暖“巷子里”

从精心裁剪到巧妙拼接,从细致装饰再到花灯点亮,其间的每一步都满溢着同学们的心血与殷切期待。在同学们的巧手下,一盏盏精美的花灯跃然而生。每一个灯笼都不仅是同学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交融的成果。活动结束后,机制2303班的同学们把一个个独具巧思、造型别致的花灯悬挂于智能工程学院全新打造的校园新地标——“巷子里”的各个角落,它们在“巷子里”相互映衬,成为了校园中极具吸引力的花灯打卡点。当夜幕降临时,一盏盏灯笼在“巷子里”里缓缓亮起,在夜空中熠熠生辉,那柔和而暖煦的光芒,轻轻点亮了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也满满承载着同学们的美好祈愿与憧憬。

在此次活动中,机制2303班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未来,同学们将秉持“专业+完满”的理念,以青春之笔,饱蘸奋斗之墨,为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璀璨光芒,续写传承与创新的壮丽篇章。

(撰稿:王飞鸿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王飞鸿 胡宸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