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八课上猛灌Coffee续命?睡前靠听ASMR助眠保命?在这个爆闪的春天,各种反骨操作大赏轮番上演,构成了信院学子色彩斑斓的日常生活图鉴。
运动人的早C是早起晨跑,在各个运动场消耗Calorie,将生命在于运动的哲学身体力行;是晚上Athletic,打卡健身房,挥汗如雨,塑造健美身姿,将自律精神融入每一滴汗水。
艺术人的早C是去校园周围寻找绘画灵感,发挥Creativity;是晚上熬夜,踩着满地落发Accomplish目标作品。
技术宅的早C是沉浸在Code海洋,敲击键盘释放Curiosity;晚A则是调试Algorithm,点亮屏幕,让智慧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那么,同学,你呢?你不会是早八“迟”到,晚上在“唉”嚎声中结束一天吧……
4月2日16:00,智能工程学院2024级辅导员吕慧老师在多功能报告厅,开展了以“‘star’皆空?这份早C晚A秘籍你Get了没?”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让大学生活持久“保鲜”的“养生秘籍”,帮助大家在忙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坚持。


数据呈现 听取“哇”声一片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活动伊始,吕慧老师抛出17题测试,而结果令人咋舌。日均手机使用时长超6小时的同学比例高达八成,仿佛八成的学生都被无形的“电子锁链”紧紧束缚,其中不乏“游戏党”“追剧狂”。有同学无奈吐槽:“早上一睁眼,手就不自觉地摸手机;晚上困得眼皮打架了,还舍不得放下手机。”大家仿佛与手机绑定了亲密号,被屏幕的蓝光牢牢锁定。


巧断精舍 “稻香”里说“Funny”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亦或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勤勉,皆需在忙碌中寻得平衡。是继续与手机、平板保持“暧昧”关系,还是学会适时断舍离,给自己一段远离屏幕的宁静时光?大家在“大风吹”“士兵晋级”小游戏中,所展现的专注、投入与真实流露的笑容,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生动回应。适时地巧断精舍,回归自然的怀抱,回归纸质书页的温润,偶尔回归最无拘的游戏,感受清晨阳光的温暖,夜晚星空的宁静,让心灵得以喘息。反而,能带来生活质感的飞跃,回到最初的美好。




AI当道 选择躺平Or进化
接下来的“信息风暴”模拟场景,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信息过载带来的压力与焦虑。就像海上的航船,在信息的狂风中摇摇欲坠,需要舵手(即同学们自己)来掌握方向,高效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才能取得成功。AI在当下应用广泛,但它产生的初衷并非取代,而是赋能,让我们在信息洪流中游刃有余。正如古人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学们只有学会了驾驭,方能不被其役,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当C与A相遇 便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学习方面,可以是Challenge+Attention,代表着以认真的态度勇于迎接挑战。
在竞赛方面,可以是Competition+Ambition,代表着秉持竞赛精神,朝着明确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在大学生活中,可以是Content+Ample,代表着努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既充实又满足。

C与A的相遇,不仅是字母的碰撞,更是心灵的契合。打开日历(calendar),与青春的行程撞个满怀吧,用心欣赏(appreciate)一下沿途的美景。你终会发现,无论是学习中的专注挑战,还是竞赛中的拼搏进取,都诠释了我们对于梦想的执着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愿我们不辜负每一个今天,让心情变成永远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撰稿:吕 慧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李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