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智能工程学院 > 正文

【完满团支部】春华正茂启新章 青春逐梦勇担当——晋中信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四月完满团支部活动集锦(三)

发布时间:2025-04-19阅读数:

春日的暖阳轻柔洒落,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微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宣告着春天的到来。智能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以青春的热情和责任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完满团支部活动,大家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放飞青春,奔赴一场与春天的约会。

4月16日14:00机制2302班在灯光篮球场举办了一场篮球赛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此次比赛为同学们提供释放激情的舞台,凝聚班级力量、展现青春风采。对阵双方为飞虎队与思路全队,赛前热身时,球员们专注认真,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运球声、脚步声交织,传递出大战一触即发的信号,随着裁判清脆哨声响起,比赛正式拉开帷幕,飞虎队率先发球,控球后卫张鹏亮凭借敏捷步伐迅速突破防线,直逼篮下,思路全队队员不甘示弱,队长李哲新组织队员展开快攻反击。赛场上,精彩镜头不断涌现,飞虎队的中锋王杰犹如内线“擎天柱”,多次高高跃起抢下关键篮板,思路全队的小前锋韩宇可则展现出出色的个人能力,他在人群中穿梭自如,以灵活的变向和快速的突破撕开对手防线。这场比赛不仅是球技的较量,更是团队精神的彰显。比赛中,队员们相互信任、相互鼓励,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配合默契。当有球员失误时,队友们会迅速给予安慰,加油声始终贯穿全场。此次班级篮球赛,不仅让同学们在赛场上释放了青春活力,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加深了同学间的情谊。

机制(对口)2305班的同学们于4月16日17:30在上河书院206竹林·围炉夜话开展了一场DIY手工制作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旨在通过亲手制作,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加深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现场,桌上摆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各式各样的水晶杯、颜料、胶水以及香氛等材料,随后大家放开手脚,大胆创作,用自己的双手诠释心中的艺术,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创作之中。有的同学选择制作手工花朵,他们细心地折叠、裁剪,每一道工序都透露出对美的追求;有的同学则偏爱制作热带雨林,一花一朵间,不仅描绘出了绘声绘色的面貌,更编织了友谊与温暖;还有的同学发挥创意,将零散物品改造成独特的手工艺品,践行环保理念的同时,也展现了非凡的想象力。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创意展示”环节,每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灵感和背后的故事,这不仅增进了大家的相互了解,也让每个人的心灵得到了共鸣。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让同学们意识到,只要用心去创造,生活处处都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别过夏花绚烂,走进秋叶静美,为了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放松身心,电气2302班全体学生于4月16日19:00在校园开展了以“趣享校园,猫鼠大战”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旨在展示班级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活动前期,班级委员在筹备工作中集思广益,决定将传统的捉迷藏游戏进行创意升级成猫鼠大战,融入现代元素与团队合作理念。组织委员张福辰作为本次活动的总指挥,随着一声“开始!”,同学们像脱缰的小马一般,兴奋地四散开来,寻找着各自认为最隐秘的藏身之处。“猫”开始行动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楼的紧张气氛逐渐升温。每当“猫”接近某个藏身点,同学们便心跳加速。此次班级猫鼠大战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在无形中促进了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为构建和谐、活泼的班级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位同学都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紧密的团队合作精神,迎接每一个挑战。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机制2403班于4月17日16:00在无边书院“职”说空间A举办以“箭壶相和,满溢青春”为主题的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游戏锻炼大家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协作以及应变能力,同时丰富课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活动伊始,班长马皓博站在讲台上通过PPT为大家详细介绍活动内容,PPT展示了投壶的历史渊源、规则以及本次活动的流程安排。随后,便是自由尝试环节。同学们纷纷起身,来到投壶场地。大家手持箭矢,姿势各异,有的自信满满,抬手就投;有的则略显紧张,在投出前反复调整姿势。最后,学委李鑫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回顾活动的精彩瞬间,肯定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协作精神并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大家体验到了传统游戏的魅力,更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美好的回忆将成为同学们大学生活中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

电气2403班于4月18日10:00在行健馆举办了以“气球守护大作战,比划猜谜炸弹局”主题的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弘扬五四精神,凝聚青年力量,以创新有趣的形式让同学们在互动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展现青春的风采。活动开始,“保卫气球”环节便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在这个守护“青春”的挑战中,同学们分组对抗,各出奇招。大家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气球,还要巧妙地去“攻击”对方的气球,气球的爆裂声与同学们的欢笑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充满活力的青春乐章。“五四知识竞赛”环节把活动推向了一个知识交锋的高潮,作为一场对话历史的“脑力交锋”,竞赛题目涵盖了“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重要人物以及深远影响等多个方面。活动通过“游戏化”的设计,让同学们在欢乐中重温了热血的五四岁月,深刻感受了五四精神中团结、拼搏、求知、担当的内涵。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让同学们对“五四运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月18日13:00,三达书院意空间由电子2402班主办以“妙手结艺,情聚中华”为主题的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在这里火热开展,40余名同学用指尖编织传统技艺,在经纬交错间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在古琴《阳关三叠》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序幕。主持人通过PPT图文并茂的讲解,带领同学们穿越千年时光——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汉代的“同心结”,再到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屏幕上一件件造型各异、寓意吉祥的中国结,让现场不时发出惊叹。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红绳、流苏、串珠等材料。活动负责人示范:“大家记住‘三绕两穿’的口诀,左手固定轴线,右手编织时要保持力度均匀。”随着红绳在指尖穿梭,原本散乱的线头渐渐显露出雏形。临近尾声,同学们陆续完成作品。有人将编好的“平安结”系在书包上;有人把“盘长结”送给同伴作纪念。活动结束后,捧着人生第一个中国结的李同学兴奋地说:“这场两小时的艺术实践,不仅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更在经纬交错间织就了青春与传统的美好相遇。”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工智能2402班于4月18日13:30在太行书院湖畔森林开展了以“绘梦“亚”板,旗开得胜”为主题的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旨在用手中画笔留下春天的印记,用色彩斑斓的图案展现青春的活力与梦想。场地内,五彩斑斓的颜料、崭新的画笔、亚克力板等材料已经摆放整齐。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蘸取颜料,专注地在亚克力板上挥洒创意。他们有的选择拓印小草的青绿,有的以春天的花朵为主题,绘制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有的同学则选择了抽象的表达方式,用线条和色彩勾勒出自己内心的梦想与追求。班旗作为班级精神的象征,也在这次活动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同学们在班旗上绘制了以人工智能的代码元素为灵感,用线条和色彩构建出充满科技感的图案,寓意着班级在专业领域的探索与追求。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与动手能力,更强化了同学们对班级的认同感,培养了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未来班级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激励着同学们携手共进,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电气2401班于4月18日15:00在三达意空间举办了一场以“画扇迎夏,花香四溢”为主题的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创意和动手实践能力。此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活动开始,主持人向大家展示了各种精美的折扇作品,有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有绚丽多彩的花朵图案;还有充满创意的装饰画,瞬间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和兴趣。制作环节同学们选好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便开始忙于制作,有的制作出了色彩斑斓的海洋世界;有的拼凑出了婀娜多姿的花朵;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美的制作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智慧和创意,每一个图案的勾勒、每一种颜色的选择,都体现同学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次折扇DIY活动的举办,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相信在未来,这样富有意义的活动会越来越多,让同学们能够在校园中发现生活的小美好,感受手工创作的无穷魅力。

电气2402班于4月18日15:00在校园内举办了一场以“同校微光,影像留痕”为主题的班级完满团支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领同学们漫步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探寻并记录那些散落在不同地点的迷人景色。午后时分,同学们纷纷齐聚操场,组织者详细阐述注意事项和活动要求后,宿舍长们有序地抽取了各自的目的地和拍照时的指定姿势。随后,同学们向目的地出发,活动开始后,校园随处可见同学们手持手机,专注拍摄的身影,在七号教学楼内,女生们纷纷摆出各式的Pose,定格下学校的特色建筑之美;图书馆前,同学们捕捉到充满活力的画面,供大家观赏;而在体育公园,也有同学拍下了宿舍成员之间充满“团魂”的瞬间。活动尾声,同学们返回第一运动场,展示各自拍摄的作品,并分享拍摄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他们相互欣赏、彼此学习,共同沉浸在摄影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之中。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镜头讲述属于他们的故事,让大家在共同的目标和兴趣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撰稿:智能工程学院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