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正文

【辅导员说完满】会说话是种超能力!Get起来——晋中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3阅读数:

4月11日,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辅导员任凯悦老师于毣谷完满场展开了一场以“会说话是种超能力!Get起来”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旨在助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正确面对背后“蛐蛐”,用智慧打造“隔音罩”。

活动伊始,任老师指出:“在大学校园里,背后‘蛐蛐’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被议论者的情感,还会严重破坏班级的和谐与团结,对同学们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任老师列举一些校园中常见的背后议论场景,如“在宿舍里对同学的外貌、成绩指指点点”“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等,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促使同学们深入思考。

为了让同学们更透彻地认识到背后“蛐蛐”的原因以及危害,任老师通过4个与同学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组织同学们讨论分析发生“蛐蛐”背后的原因,以及这种现场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同学们积极响应,针对案例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背后“蛐蛐”的原因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创建社会联系、嫉妒的体现、获得存在感、从众效应。与此同时,对于这一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同学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高中的时候曾经被同学在背后恶意造谣,导致心情低落、学习状态不好,甚至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还有同学表示:“背后议论的风气如果在宿舍或者班级中蔓延,会导致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原本团结友爱的氛围变得乌烟瘴气。”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的分享,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背后“蛐蛐”给他人带来的巨大伤害,也深刻认识到了这种行为对班级凝聚力和校园文化的破坏。

围绕“如何远离背后‘蛐蛐’”这一问题,任老师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的同学提出:要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做到“非礼勿言”,在与人交往中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感受;有的同学认为: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轻易对他人进行评价和议论;有的同学建议:班级可以建立监督机制,鼓励同学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任老师在同学们分享后也强调了尊重、理解和包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用真诚和友善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样,面对其他人的“蛐蛐”态度,要学会灵活应对,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和回应,避免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做到强大自我,用实力去应对不好的言论。

活动最后,任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同学们的积极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今天的的内容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背后“蛐蛐”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相信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远离背后“蛐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大家庭。

(撰稿:苗淑淑  供稿:经济与管理学院  摄影:苗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