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PI、内卷与焦虑横行的当下,同学们似乎已忘却该如何随心生活。社交媒体上“完美人生”的幻影,诸多“应该”“必须”的要求,压得人喘不过气。于是,在这个晴朗有风的下午,彻底“摆烂”一次!4月2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辅导员刘阳老师于孟母公园开展以“春天来了,花想‘开’了”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带领同学们一同踏上这场寻觅专属生活节奏的特别旅程。


当“内卷”遇上春天
活动开始,刘阳老师抛出疑问:“樱花七日,绚烂却短暂。同学们每日匆忙追逐高效,可还记得草地的芬芳?”刘老师看同学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便说道:“今天,同学们学学花朵,想绽放就尽情舒展、想慵懒便安心休憩。春天,不只有立flag、开启忙碌这一种打开方式,也能成为同学们‘躺平’放松的好时机。”

“花想‘开’了”,有着两层寓意。其一,趁着阳光正好,同学们漫步花海,赏花、发呆、晒太阳,惬意拥抱春日;其二,刘阳老师希望同学们放下平日纠结之事,挣脱内卷束缚,学会与自己和解,让情绪如同顺应时节的花朵,自在舒缓。生活不是争分夺秒的赛跑,适时放慢脚步,感受微风、欣赏花朵,亦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四大“慵懒”玩法 让情绪随着春风飘散
以一场慵懒野餐开场,“人生苦短,先吃甜品”,同学们随性坐在野餐垫上,抛开精致摆拍与滤镜,只有真实食欲与随性分享。思路卡壳?先吃块草莓,边晒太阳边享受美食,还能与旁人交换食物,借味蕾打破社交隔阂。人生迷茫?躺半小时瞧瞧。松弛大赛中,参赛者展示最松弛状态,由“躺平评审团”依松弛度、创意度打分。现场还有“葛优躺”教学,助力习惯紧绷的同学寻回骨骼舒展的自在感。





“数字一喊,抱团开战!”主持人一声令下,两个班的同学瞬间乱作一团,彼此拉扯,不论熟悉与否,先组队要紧。反应慢的同学难逃“小锤锤”惩罚,现场满是欢声笑语。几轮比拼后,原本拘谨的同学们簇拥在一起,陌生感消散。才艺展示环节,“社会摇”高手即兴表演燃爆全场,同学们纷纷亮出“隐藏技能”,在掌声与欢笑中,彼此印象愈发鲜活 。



为何需要这场“慵懒”派对?
在“自律”“高效”“人生赢家”标签充斥的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人已忘记如何真正放松。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慵懒”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式。这场活动,正是要打破“必须忙碌”的思维定式,让同学们重新发现慢生活的美好。就像春天的植物,该开花时开花,该休息时休息。

这场特别的说完满活动并非教同学们逃避现实,而是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如同春天的花,三月有三月的灿烂,五月有五月的绚丽,没有一朵花会因开得晚而道歉。

生活不在虚拟屏幕,不在他人朋友圈,就在同学们真实感受的每一刻。春天已至,不妨学学绽放的花朵,放下压力,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本真,在属于自己的“花期”里,肆意舒展,绽放独特光彩,奔赴这场与生活的浪漫约会。

(撰稿:金 蕾 供稿:经济与管理学院 摄影:孙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