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春景熙熙。”当暖阳浸润四月的校园,属于春天的独特韵律便悄然奏响。青团,这一承载着千年民俗记忆的传统美食,也在此时节与春日的蓬勃生机相映成趣——它用翠绿的色泽勾勒出对自然的礼赞,既是舌尖上的春日限定,更是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4月16日10:00,会计2302班的同学们怀揣着对传统美食的好奇与期待,相聚于太行书院漫趣·拾光轻家宴,一场融合了文化体验与青春创意的做青团的完满团支部活动在此展开。
活动开始前,班长早早便将面粉、馅料等材料精心备齐。活动伊始,班长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示范。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洗净双手,跃跃欲试。揉面团时状况频出,有的同学的面团干裂,像是缺水的土地;有的同学则被黏手的面团弄得有些手足无措。但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在你来我往的帮助中,逐渐掌握了揉面团的诀窍,面团在同学们手中渐渐变得乖巧,光滑而富有韧性。



到了包馅料环节,大家的创意被彻底激发。除了传统的豆沙、芝麻馅,还有同学大胆创新,将肉松、咸蛋黄加入其中,不同食材的融合,碰撞出奇妙的口感,引得同学们纷纷尝试。


分组制作时,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同学全神贯注地揉着面团,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面团,力求让每一块都细腻光滑;有的同学则小心翼翼地包馅,轻轻按压,将满满的甜蜜与对这次活动的期待包裹其中。制作过程中,趣事不断,充满了欢声笑语。有的同学包的青团不小心“露了馅”,引得周围同学笑声连连,大家一边打趣,一边帮忙补救;还有的小组别出心裁,尝试各种新奇的馅料搭配,为传统青团注入新的活力。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青春的活力。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齐心协力,各式各样的青团摆满了桌面。这些青团形状、大小各异,有的圆润可爱,有的则略显“歪扭”,但每一个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与无限创意。大家纷纷拿起自己的“作品”,拍照留念,用镜头记录下这一难忘瞬间。
此次包青团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传统美食的制作乐趣,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这样一场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宛如一股清泉,为同学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让传统美食文化在校园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焕发出新的活力。
(撰稿:田正大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 摄影:田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