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国际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淬炼·国际商学院 > 正文

【辅导员说完满】集体“摆烂”玩传话 原来是在给谣言“上强度”——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国际商学院2023级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4阅读数:

“救命,我真没干这事!怎么就被传成这样了?”最近,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冤种”体验?别慌!5月23日15:00,博学楼302上演了一场超燃的“反谣言攻防战”!跟随樊云云老师的脚步,用超有趣的活动和干货,教大家手撕谣言剧本!

谣言“变形计” 传着传着就离谱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以鹅传鹅”传声筒游戏,看看谁能把消息原汁原味传到底!”随着樊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全体同学瞬间趴在桌子上。前排“情报员”偷看字条后,立刻开启“特务模式”——弯腰捂嘴、眼神警惕,活脱脱像是在传递国家机密!

同学们秒变“人类复读机”,开启“传话接力赛”。“快!快!传给下一个!”“你说啥?大声点!”“嘘!别被其他人听到了!”现场堪称“大型社死现场”,有人急得面红耳赤,有人憋笑憋到浑身发抖。

等到最后的同学们听到“情报”后,樊老师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其中一位同学复述时,直接上演“年度迷惑发言”——把心灵鸡汤“生活入口即化”听成“生活闹饥荒”,此话一出,全班哄堂大笑,真切的体验到了“谣言是怎么炼成的”。

游戏结束,樊老师开启“课代表”模式:“大家发现了吗?一句话传着传着就面目全非?因为每个人都在无意识的加料!”并犀利总结造谣者心理:为了获得关注、嫉妒心作怪、自私,爱刷、存在感认知低,以偏概全……进而揭示造谣者博关注、嫉妒等心理,引入“流言效应”概念,让同学们认识到谣言无形却危害巨大。

谣言瓜田大揭秘 这些套路你中招了吗

樊老师向同学们抛出“是否经历过谣言,扮演何种角色?”,引发大家热烈回应。随后,通过引入2023年粉发女孩被造谣、公交车重病女孩未让座等案例,直观展现谣言与网暴的紧密关联。樊老师严肃道:“造谣和网暴,都是杀人的绝世凶器!”

提问环节,胡学文同学分享自身经历,言语中满是被谣言伤害的无奈。马晋璇同学感慨道:“转发一条谣言只需要1秒,但对别人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

针对如何应对谣言,樊老师总结出“别怕、别辩、用事实打脸”的策略,强调“不解释、不纠缠、不自我怀疑”的“三不原则”,并详细阐述谣言对个人、集体和社会在名誉损害、关系破坏、秩序扰乱等方面的严重危害,警示同学们造谣需承担法律责任。

最后樊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同学们:“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引发同学们进入沉思。

谣言退散指南 三招教你化身“反谣超人”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不小心成为一场“谣言”的参与者之一,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谣言止于此呢?

樊老师带领同学们分别沉浸式体验被造谣者、造谣者、旁观者三种角色,手把手教大家见招拆招。被造谣时,要像“淡定姐和淡定哥”一样稳住;造谣者快醒醒,别当“网络大反派”;旁观者别当“吃瓜不嫌事大”的“键盘侠”,应当及时发声、制止谣言传播,通过实际行动阻断谣言扩散链条。最后同学们受益匪浅仿佛已经化身“反谣卫士”。

不做传谣人 许下共护清朗的坚定承诺

最后,樊老师以“良知为尺、逻辑为锚、责任为界”为核心,号召同学们筑牢谣言防线。告诉同学们要做真相的探寻者与传播者,用理性与善意守护校园环境,让谣言无处遁形,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谣言如迷雾,真相似明灯。这场“反谣课堂”中,樊老师用智慧引领,同学们以行动响应,共同编织起守护真相的温暖网络。愿这份理性与善意,从博学楼302教室出发,化作春风,吹散所有不实阴霾,让校园处处绽放信任与真诚之花。

撰稿:牛栋栋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  摄影:牛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