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国际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淬炼·国际商学院 > 正文

【辅导员说完满】青春“职”通车:解锁大学到职场的奇妙转换密码——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国际商学院2023级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06阅读数:

“你的职业蓝图藏着怎样的‘通关密码’?”6月6日14:30-16:30,淬炼・国际商学院辅导员樊云云老师在博学楼201举办了以“自我升级不迷路,职场通关有招数”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带领2023级学生解锁考证、实习、竞赛与职业素养的底层逻辑。

沉浸式开场:时间轴规划与职业“启动资金”

活动开始前,樊云云老师便给大家带来惊喜——为每位同学送上一支清凉的雪糕。在同学们品尝美味雪糕的惬意中,樊云云老师笑着说:“希望这口甜能让接下来的干货知识更好消化!”随后,她通过生动的案例拆解、详实的数据解读与实用的实战指导,为同学们绘制立体化成长路线图。

考证攻略:从“敲门砖”到“护城河”的证书体系

樊云云老师以“审计学证书组合包”为例,系统解析了“基础层-核心层-国际认证-增值项”四级体系:基础层:初级会计师(1月报名,5月考试)与计算机二级需在大二前完成,“这是进入职场的最低门槛”核心层:CPA采取“会计+审计”分阶段备考策略,“大三主攻《会计》,大四冲刺《审计》,搭配网课可提升30%效率”;国际认证:ACCA前9科免考政策(部分专业可免试5科)让“持证周期缩短至2年”;增值项: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在国企内审岗起薪高15%,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针对“证书焦虑”现象,樊云云老师特别提醒:“选择证书需与职业目标强绑定,盲目考证只会分散精力。例如计划进四大,优先攻克CPA与ACCA;若倾向企业财务,中级会计与税务师更具性价比。”

实习与竞赛:从“经历积累”到“能力变现”

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求职全流程”环节,示了普华永道、德勤等企业2025年网申时间表,强调“秋招是场‘时间战’——德勤7月底启动网申,毕马威笔试通过率仅30%,需提前6个月准备”。她以真实案例解析简历撰写技巧:“用STAR法则量化成果,如‘协助完成上市公司收入审计,发现3处错报并推动报表调整’,比‘参与审计工作’更具说服力。”

竞赛板块聚焦“审计精英挑战赛”与“营销策划大赛”,“这些赛事不仅是拿奖,更重要的是锻炼数据分析、团队协作等底层能力。例如审计竞赛中学会的用友软件操作,可直接应用于实习工作。”樊云云老师的解读让同学们意识到竞赛与职业的深度关联。

职业素养:职场长青的“隐性竞争力”

“职场中,专业能力决定‘能不能做’,职业素养决定‘能不能做好’。”樊云云老师从职业意识、心态、道德、行为、技能五大维度展开论述,重点解析了“客户意识”与“成本意识”:“哪怕是整理数据,也要思考‘这份报表能为上级决策提供什么价值’,这就是客户意识的体现。”

针对“如何应对压力”,她分享了“分解法”与“想象放松法”,并现场演示了“3分钟呼吸练习”,引导同学们在高压场景中快速平复情绪。“去年秋招季,我带的学生中,那些能定期复盘、主动调整心态的,最终拿到Offer的比例高出40%。”数据背后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实战模拟:考研考公与职业路径抉择

在“人生岔路口”模拟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考研VS就业VS留学”的选择逻辑。审计班级贾李洲同学被问到“家庭经济一般,是否该坚持出国读研”的案例,他提出:“可先申请带实习的海外专硕,如英国一年制硕士,通过实习补贴开支并积累经验。”

樊云云老师结合学硕、专硕、海外硕士的培养差异,给出建议:“学术导向选学硕,就业优先选专硕,国际化路径选留学。考公需提前2年准备,选调生更看重党员身份与学生干部经历。”

理性倡议:构建“可持续”职业成长观

活动尾声,樊云云老师展示了一组调研数据:“83%的毕业生认为‘职业素养比证书更重要’,但仅有56%在校期间主动培养沟通、抗压等软技能。”她呼吁:“真正的职业竞争力,是证书‘硬实力’与素养‘软实力’的叠加。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每周花3小时练习Excel、参加一次小组讨论,让成长真正发生。

学生感悟:

“以前总觉得‘实习就是打杂’,听完才知道如何在实习中积累有效经验,比如用STAR法则记录成果,这对秋招太有用了!”

——审计2303班 胡学文

“老师对比学硕与专硕的培养方向,让我不再盲目跟风。我决定报考专硕,边实习边备考,这样毕业后能更快适应职场。”

——营销2301班 李亚琴

这场干货满满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不仅是一次职业规划的全景透视,更是一堂关于“如何成长”的思维课。

(撰稿:姚佳伶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  摄影:姚佳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