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食品与环境学院 > 正文

【辅导员说完满】“没苦硬吃”Or“没福硬享”——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2024级辅导员说完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3阅读数:

3月12日16:00,食品与环境学院3月辅导员说完满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展开,本次活动聚焦网络热词“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通过深入探讨代际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为同学们带来一场思想交流的盛宴,吸引了食品与环境学院的学生参与。

活动一开始,辅导员刘悦老师以喜剧电影《抓娃娃》中“富豪父母为培养接班人,装穷带孩子过苦日子”的荒诞设定,以及医院病房里两位老人因过度劳作累倒住院的真实事件为切入点,生动形象地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这些事例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共鸣,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大家对“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这两个热词背后的含义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热点概述环节,刘悦老师详细解读了两个热词的内涵。“没苦硬吃”在老一辈人中较为常见,他们即便经济条件允许,依然保持极端节俭的习惯,像吃坏水果、坚持不必要的劳作等行为,背后是对物资匮乏时代的深刻记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而“没福硬享”则体现在年轻一代身上,他们更注重即时消费、享受当下,追求生活品质和情绪价值,认为精神压力也是一种“苦”。

针对这一现象,刘悦老师还分享了《青年报》《红网》等媒体的热评。媒体观点指出,两代人成长历程不同,导致观念差异,“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的辩论,本质上是对适宜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探索。个人应在节俭与享受间寻求平衡,社会要尊重代际差异,倡导正确消费观念。这让同学们对代际差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活动中,刘悦老师戏剧性的将班上同学分成了两个阵营,以“Imitation大PK”为主题,分别围绕着“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两个层面进行了模仿比拼,并讲述自己的故事和父母的故事,活动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有同学表示:“以前总觉得父母太节俭,不理解他们,现在明白了他们的经历,以后会多和他们沟通。”还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消费与节俭之间的困惑,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本次辅导员说完满活动,以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为契机,引导同学们关注代际差异,思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选择。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老一辈人的理解,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审视自身生活方式的机会,促进了代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未来,食品与环境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富有意义的活动,为同学们的成长与发展助力,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撰稿:田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王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