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三月春风轻拂校园,食品与环境学院食安2401班于3月17日16:00在杏花书院与第二运动场举办“纸鸢逐梦,筝奇斗艳”完满团支部活动。从竹骨扎架到彩绘成鸢,从文化溯源到逆风逐梦,同学们以传统手作为纽带,在经纬交错间感悟非遗匠心,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特色创作中厚植专业情怀,为校园春色增添一抹跃动的文化注脚。



纸鸢载道溯千年 文化薪火映初心
周瑞超同学以一段精彩绝伦的风筝文化微课,带领大家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以“木鸢”探秘苍穹,到唐宋时期纸鸢载诗飞入寻常百姓家,再到如今风筝成为非遗文化的璀璨明珠,每一个阶段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智慧结晶。展现的《纸鸢千年》如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于眼前,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风筝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竹骨轻拢指尖舞 素绢渐染少年心
手工区内,六套素绢竹架静待新生。竹篾在指尖轻拢,原本松散的支架逐渐挺立起来,宛如一个个即将展翅高飞的蝴蝶。棉线穿梭缠绕,为素白的绢布织就了轻盈的轮廓。制作过程中,不乏一些小插曲:有的同学不慎将竹条掰裂,伙伴立刻递上了新材料;有的绑线歪斜,便赶紧笑着接手“抢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桌面上绽开了待染的“白蝶”,它们即将在同学们的手中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彩绘点睛融专业 食安情怀跃绢帛
装饰环节迸发专业创意火花。丙烯画笔与食品安全碰撞出独特美学:有人用果蔬卡通传递专业特色,可爱风筝拖着五彩尾翼;寝室六人组共创“食安卫士号”,盾牌图案上写着“舌尖守护者”;有人以小动物为灵感,让鱼儿化身萌系“飞行员”;更有同学以绿叶鲜果组成“安心密码”,诉说“愿安全如春风,吹入千家餐桌”的夙愿。



银线凌云书壮志 碧空漫舞绘长卷
当第一只风筝颤巍巍亲吻蓝天,第二运动场瞬间化作跃动的文化画卷。有人牵着线逆风奔跑,发丝与风筝尾翼齐飞;“技术流们”组团操控“食安号风筝”,风筝与线连成跃动的诗行。有的队员反复调整提线角度,终让“小鱼儿”风筝稳定盘旋;有的队员虽被风筝线缠成“蚕宝宝”,仍乐呵呵高喊:“我的西红柿飞起来啦!”暮色渐浓,仍有不甘落地的风筝执着追云。





在这浪漫的春日里,我们暂别课堂,奔赴一场与风筝的约会。温暖的风轻吻脸颊,在青葱草地肆意奔跑,仿佛与风筝一同在云层间穿梭游曳。在这场活动中,同学们触摸到了非遗纸鸢的独特韵味,纸鸢翩跹,似与春天共舞,于互动中收获了幸福与感动,让我们在这个活力四射的季节里一起Fun线!给春天松绑,让青春梦想随着风筝一同高飞!
(撰稿:刘 媛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刘 媛 周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