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6:00,一场充满创意与自然魅力的以“探寻自然色彩:敲敲大自然,花花叶叶大变身!”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在青藤书院116会议室强势开启,食品与环境学院园林2401班的同学们在植物拓印与扎染里选择其一,沉浸在奇妙的手工创作中,感受着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植物拓印:留住自然的纹理
植物拓印环节便以“自然采集—肌理转化—艺术创作”的逻辑链,带领同学们探索草木与织物的共生之美。刘李珂同学强调植物整理的关键:“叶片需洗净晾干,保留完整叶脉;花瓣要挑选轮廓清晰的,避免水分残留影响渗透。”同学们手持新鲜采集的蕨类、雏菊、薄荷等植物,精心修剪出形态各异的标本,在湿润的白布上构思构图——或单叶成画,或组合成趣,将自然元素转化为设计语言。
当锤子沿着植物轮廓轻轻敲击,叶脉的纹路与植物色素逐渐渗透进布料,形成独一无二的天然印记。“看,枫叶的主脉像河流,侧脉如支流,拓印后比真叶还要清晰!”郭雅雯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搭配植物形态,郭雅雯将五片薄荷组成五角星的形状,郝晓雅用对称的蕨叶创造抽象几何图案,敲击声与欢笑声交织,化作春日里的自然协奏曲。




扎染:晕染梦幻的色彩
扎染环节则充满了创意与期待。“折叠、扎结是扎染的关键,不同的折叠方式能创造出圆形、条纹、螺旋纹等多样图案。”同学们通过网上搜索教程,尝试了对角折叠、均匀褶皱、螺旋捆绑等技巧后,耿雪将布料折叠成小三角形,用橡皮筋扎出密集的“小粽子”;张天宇将布料旋转成螺旋状,用棉线十字捆绑,为染液的渗透预留“留白”空间。



调配染液时,靛蓝、玫红、柠檬黄等色彩在水桶中晕染开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扎好的布料浸入染液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变化,色彩由浅至深层层递进。当拆开橡皮筋与棉线的瞬间,布料上浮现出或斑驳、或规整的图案——条纹如流水般舒展,圆形似涟漪扩散,螺旋纹则像神秘的年轮,让同学们惊叹于“扎结解结”之间的色彩魔法。



此次以“探寻自然色彩:敲敲大自然,花花叶叶大变身!”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手工创作的乐趣,更让大家领略到了自然与艺术结合的魅力。此次完满团支部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富有意义的完满团支部活动。



阳光透过文创空间的玻璃窗,为每一件手作作品镀上金边。这场融合自然美学与传统工艺的体验,不仅是一次创意实践,更是对“天人合一”哲学的当代诠释——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以指尖的温度,留住自然的诗意,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撰稿:陈佳欣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刘李珂 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