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8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一场名为“尼古丁‘解约’大作战”的全民健康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在此背景下,“解约”行动不仅是一场健康保卫战,更是一场关乎生命质量的社会变革。5月14日16:00,园林(专升本)2403班在南庭院开启了一场以“尼古丁解约大作战”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活动将深入探讨“尼古丁”的危害以及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它。


烟草危害触目惊心:一场需要紧急刹车的健康危机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近年来,吸烟人群逐渐年轻化,部分学生甚至将吸烟视为一种“时尚”或“社交方式”,这不仅危害个人健康,也影响了校园环境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为了营造一个清新、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我们决定开展“无烟校园,健康生活”禁烟活动,倡导全体师生远离烟草,共同打造绿色无烟校园。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睁大眼睛开始寻找着什么。是默默攥紧了口袋的烟盒,还是看向周围平时有抽烟习惯的同学?


“解约”行动升级:游戏互动环节
吸烟危害大拼图,同学们5-6人为一组自行组好队伍后,进行拼图比赛,一张完整的图被不均等的分为若干块,这给同学们在挑战难度上增加了不少,在比赛开始后各组都进入了紧张激烈的状态,在活动中不断争分夺秒,拼好后立即粘在A4纸上。


吸烟者VS非吸烟者比拼肺活量:在这里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同种型号的气球,同学们需要在一分钟内进行吹气球比赛,让抽烟同学与不抽烟的同学进行比拼,通过一定量的数据来揭秘抽烟是否会影响肺活量的大小。通过一次次惊人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潜力不可小觑。


禁烟知识解密:
在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储备的对决更是对记忆力的考验,同学们通过讨论以及借助互联网设备寻找尼古丁里的奥秘,从香烟的产生时间到制作流程,再到烟草行业国家监管力度,再到更深层次的法律知识学习,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受益匪浅呀!
吸烟产生的烟蒂、烟灰污染校园环境,增加清洁负担。同时吸烟可能引发火灾,特别是在宿舍、实验室等场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吸烟行为还会影响学校形象,降低校园文明程度。
“戒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我们需要家庭的理解、同学的鼓励,甚至咖啡店和教学楼里无烟环境的支持。现在我们学院已经开展了无烟教学楼的措施,减少二手烟对于同学们的危害,同时使一些习惯性抽烟或者有烟瘾的同学较少日常抽烟数量。



科学戒烟:破除误区 精准施策
针对普遍存在的戒烟误区,“解约”行动特别推出科普行动。
误区一:“电子烟能帮助戒烟”: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研究证实,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且其调味剂可能引发新的健康风险。
误区二:“突然戒烟会伤身”:医学专家指出,戒烟后出现的焦虑、失眠等“戒断反应”通常两周内缓解,长远健康收益远超短期不适。



突破点:抓住“黄金72小时”:戒烟初期3天是生理依赖的关键期,通过运动、咀嚼无糖口香糖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成功率可提升40%。
“戒烟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这场‘解约’大作战,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这场以“科学”为矛、“共情”为盾的尼古丁“解约”大作战,正在书写一个新时代的公共卫生叙事——在这里,戒烟不再是孤独的挣扎,而是一次全社会托举的生命重启。


从戒烟到共建无烟社会:
“解约”行动下一步计划对于已有吸烟习惯的学生,学校可提供心理咨询和戒烟指导,帮助他们摆脱烟草依赖。同时积极参与禁烟宣传,做健康生活的倡导者。让互相监督,共同维护,让校园成为真正的无烟净土。让我们携手努力,从今天开始,远离烟草,拥抱健康!让清新的空气充满校园,让文明的行为蔚然成风!
无烟校园,你我同行!
(撰稿:刘 璐 供稿:食品与环境学院 摄影:王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