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食品与环境学院 > 正文

【三下乡】当“健康”遇上“老味道”:学子们的“真香”实践课——晋中信息学院大健康学院三下乡活动之舌尖上的健康巡礼

发布时间:2025-07-12阅读数:

当课本里的“食品工艺”与“健康原理”遇上真实的生产车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7月10日-7月11日,健康“π”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走进鑫炳记非遗文化园、六味斋云梦坞文化产业园及山西老陈醋厂,以专业视角探寻老字号非遗技艺传承脉络,用青春力量为传统美食产业注入“健康动能”,把三下乡实践变成了一场“边看工艺、边尝健康、边学养生”的沉浸式体验之旅。

酱肉里的健康密码本

从传统食养智慧中解码健康“π”密,以扎实的专业储备为基,携十足冲劲开启对食品安全体系与健康标准的深度探寻,层层拆解着守护健康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走进六味斋云梦坞文化产业园,在这里,每一份传统美食都藏着与健康相关的密码,等待着被探寻与解读。智能化生产车间区域,“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的展示墙,融入生产场景,无声传递食安坚守。透明玻璃后酱肉的生产流程清晰铺展,饮食安全保障是贯穿全程的核心重点,从原料入场的农残检测,到生产环节的微生物监控,再到成品出厂的指标核验,每一道程序都筑起坚不可摧的守护健康屏障。讲解员指着“古法发酵·零添加”的工艺说明牌为大家讲述到,“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背后是原料农残检测、发酵环境微生物监控、成品营养成分分析等一系列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标准的严格落地”,顺着讲解员的讲述,队员们也逐渐明晰如何用传统技艺守护健康的每一道防线,也读懂了产业园将健康理念深植于生产细节的坚守。

酸香里的千年健康智慧

在承载3000年酿醋历史的山西老陈醋厂,“醋”与健康的关联隐于其中。踏入厂区,醇厚醋香便悠悠漫来,那些沉淀千年的技术与岁月,融入的是“顺应自然、平衡调和”的健康智慧。团队成员顺着生产线慢慢挪动脚步,生产线的每一段流程都透着对“美味与健康平衡”的考量,蒸煮车间蒸汽裹挟谷物清香,传送带上的原料裹挟着健康因子。陈酿区的陶缸静静伫立,是对天然健康的本真守护:从原料入缸前的农残、重金属检测,到发酵过程中菌落总数、有机酸含量的动态监测,再到成品出厂时的食品安全指标全项核验,这传统工艺里隐藏着健康与美味共生,本就是建立在食安专业标准层层守护的底色之上。队员们品尝了不同度数的醋,酸爽醇厚在舌尖漾开,切实体会到了传统酿醋工艺赋予健康美味的独特张力,于酸香中深刻感受到“以食为养”的智慧。

麦香里的“饼”承初心

行至有着160余年历史的鑫炳记非遗文化园,麦香混着黄油香扑面而来,纯粹的谷物气息里,藏着“麦”向健康的玄机。车间中,讲解员立于生产线旁,抬手指向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各类精妙设备正精准筛料、揉面、压胚,从揉面动作的弧度变化,能看到面团由松散渐至紧实的过程,这背后是基于食品学原理的工艺把控,也是对营养健康成分精准锚定。团队的成员们感受到的是传统手艺对食材本味的守护,更是不加雕琢的制作里,对健康本真的追求。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碰撞,让“饼”承的健康初心更显纯粹。而在非遗博物馆,陈列着老账本、铜模具、工艺流程图以及老账本上“选料必精”的墨痕,反复摩挲的“精”字背后,那是对食材品质的极致追求,是健康食养的根基,亦是对每份食材健康属性的坚守。

穿梭于三大老字号阵地,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现代创新的活力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而其中对健康品质的坚守与升级,更成为打动人心的关键。从历史文物里记载的健康准则到现代日常中融入衣食住行的健康实践,都是最生动的教材。此次实践不仅是一场美食文化与健康理念的沉浸式体验,更点燃了大健康学子们用专业学识传播健康理念、守护食安底线的热忱。带着这份震撼与思考,实践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绿色生活的桥梁,让老字号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浪潮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撰稿:刘李珂 景春园  供稿:大健康学院  摄影:大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