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风文化流行的当下,我们可以做的不只是穿一件汉服,更多的是亲身经历、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传播属于国人自己的非遗技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非遗文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字画灯与漆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4月10日10:00,商务英语学院英语2204班于毣谷书院天台开展了以“飞跃绿茵”为主题的完满团支部活动。此次活动计划举办一次非遗字画灯漆扇手作体验活动。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两项非遗技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工艺,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份历史的厚重,一段故事的讲述。





活动现场,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学习漆扇的制作过程,在班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如何挑选材料、运用工具、掌握技巧,每一步都透露着对古老工艺的尊重与热爱。通过动手实践,大家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有人说,人有可能踏进同一片河流,却永远不会作出同样的漆扇!以漆作画,在我国历史由来以久。大漆,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漆器的国家。《说文解字》里提到,“木汁,可以髹物,象形,漆如水滴而下”。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泛称中国漆,它是一种纯天然树脂涂料。漆艺,在历史长河中具有实用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传递着东方文化质感和温度,它与茶叶、丝绸、瓷器一样,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是世界了解中国独特文化的一个窗口。漆扇是以扇子为载体,运用漆器工艺制作而成的艺术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精致。漆艺扇子,以漆为纸以扇为画,精湛工艺技巧、独特造型设计、丰富主题题材,演绎中国传统美学,流云变幻,尽显诗情画意之感,尊贵大气风范,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



另一边,同学们开始了字画灯的制作,借胶枪使井字木棍搭建成灯笼灯的雏形,然后在宣纸上写下书法文字,围在灯笼架上,再挂上小灯,字画灯就制作完成了。字画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将个人情感融入笔墨之中。尽管作品参差不齐,但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探索。同学们亲手搭建起灯笼的骨架,再装饰完美,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大家的精心与巧思。这不仅是一件实用的工艺品,更是一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记忆。


本次活动完满结束,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能有机会亲手抚摸历史的痕迹,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是一种难得的宁静与满足。我想,这就是我们珍视非遗、传承文化的意义吧。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过往与未来的尊重。